
时尚插画家理查德·海恩斯的型男速写
2013-01-09 10:30:36 顾晨露
导语:在街拍博客渐失新鲜感的当下,理查德·海恩斯用炭笔简单勾勒的布鲁克林型男却让人看不够。他的插画博客“我今日之所见”创立于 4 年前,从当初坐在咖啡馆里画速写,到如今受邀为 Prada 2012 秋冬男装系列创作素描画,海恩斯的成功也代表了博客时代时尚插画师的崛起。
理查德·海恩斯(Richard Haines)
纽约插画师理查德·海恩斯(Richard Haines)在2008年决定,每天用圆珠笔在纸上画画,再上传至自己的博客。当时他自然料想不到,4 年之后意大利高级时装屋Prada会在网站上为他开办虚拟画展,而且为他“布展”的,是《阿凡达》的视觉特效师詹姆斯·利马(James Lima)。
利马建造了一座名为“Il Palazzo”的虚拟互动宫殿,富丽堂皇的空间里陈列着海恩斯以Prada 2012秋冬男装秀为题材创作的炭笔素描画。系列发布当时,海恩斯受邀坐在前排,一边看秀一边速写。
尽管事后,他又曾走进Prada的展示间,细看那些妙趣横生的细节,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却仍然即兴感十足,对涂抹痕迹也丝毫不加掩饰—正如海恩斯的一贯画风,以简洁有力的线条和略带诙谐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独具风格的男人。
“比起翻领的大小尺寸,我更关心这场秀给我的感觉。”海恩斯说。在这一点上,他与Prada显然达成了共识。
海恩斯的插画博客取名为“我今日之所见”(What I Saw Today)。这位活跃于布鲁克林的插画师喜欢在街头以及咖啡馆等场所观察那些穿着举止有型的男人,以寥寥数笔让他们跃然纸上。
在海恩斯看来,纽约最酷的男人都聚集在布鲁克林,即便已经画了4 年,每天去街上转转,总还是有人能吸引他的视线。
在街拍博客遍地开花,渐渐失去新鲜感的当下,海恩斯笔下的布鲁克林型男却让人看不够。正如博客的名字,他只画自己所看到的。“时尚插画师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情绪,一个瞬间。我们强调一些信息,忽略掉另一些,留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编辑信息,只画你想要表述的,这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因为我们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Richard Haines作品
事实证明,在插画卷土重来的当下,海恩斯的视角正合时尚界的眼光。作为当红插画师,他为《In Styl e》、《GQ》、《纽约时报》等大刊供稿,也为诸多时装品牌创作插画。
2008 年,时尚博客热潮初露端倪,当时已不年轻的海恩斯投身其中,是因为事业陷入了瓶颈。他曾是一位男装设计师,为Calvin Klein、Perry Ellis、Bill Blass 等美国品牌工作过,当他发现经济不景气导致人们不愿再买新衣时,就决定改行画插画,反正自从 5 岁能够握笔起,他就没有停止过画画。近年走红于网络的时尚插画家不止一位,凭借着设计师的专业眼光,海恩斯比同行更了解面料和工艺细节,因此总能捕捉到衣装设计中的微妙之处,传达出画中人的神髓。
海恩斯职业生涯的峰回路转恰好也反映出时尚插画的地位沉浮。早年他在大学里主修绘画和图形艺术,大二时,他一度很想去帕森改学时装设计,但是父母不同意,他们认为画画比设计衣服更牢靠。“直到 1970 年代中期,所有的报纸广告还都是插画,后来都改用照片了。所以当我来到纽约时,插画师的工作已经很难找。于是我决定放手一搏,去当设计师。”他回忆道。
时隔多年,海恩斯终于当上了插画师,以他大学毕业时所无法想象的方式和状态。插画是一个人就能做的事,设计衣服却不同,这是海恩斯喜欢插画的一个重要理由。多亏了博客,现在一个人做事变得更简单了。“我在一个完美的时机开始。”他说。
Richard Haines作品
B = 《外滩画报》
R.H = 理查德·海恩斯
B: 你的博客叫“What I Saw Today”( 我今日之所见),那么在 Prada 2012 秋冬男装系列中,你看见了什么?
R.H:我在街头画画时会注意观察廓形和线条— 一个人怎样站立,保持怎样的姿势。对于 Prada 2012 秋冬男装系列,我花了更多的时间研究,随着时间增加,我所看到的东西也发生了变化。最初我在秀场画速写时,因为模特们走得很快,我着重勾勒的是那些鲜明的男性化廓形。在这个系列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之后,我注意到了更多微小的细节,比如纽扣,漂亮的胸针和钢笔之类的配饰,还有丰富的提花面料。
B: 你已不是第一次与时装屋合作。 对你来说,Il Palazzo 这个项目有什么不同吗?
R.H:每个时装屋都有不同的目标—有些更严苛,更商业化。与 Prada 这次合作可以说更聪明。比起卖衣服,我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氛围,这对我来说非常自由。 比起翻领的尺寸大小,我更在乎的是这个系列带给我的感觉。
B: Il Palazzo 项目把你的手绘插画与虚拟技术结合在一起。您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R.H:这是个天才主意!我觉得自己之所以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一个原因就是我把插画和博客这种新科技结合在一起。参加 Il Palazzo 这样的项目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它很具有前瞻性。我热爱新科技!
B: 你与詹姆斯·利马是怎样合作的?
R.H: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是分头工作的,以 Prada 作为沟通桥梁。对于我的插画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我感到很满意。我一直都想做一场大幅画作的展览,忽然之间,詹姆斯就用虚拟的方式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这太棒了。
B: 在你看来,时尚插画在当今时尚产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R.H:作为一个艺术家和插画家,我相信时尚插画是表述时尚与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人们被摄影作品狂轰滥炸之际,插画是一种很好的舒缓。我不认为插画在和摄影竞争,事实上它们在促进彼此发展。绘画在人类起源时就有了—看看那些洞穴壁画吧。在物体上画线永远是人类的原始冲动。只不过当今的科技改造了它,让它与时俱进,更具吸引力。
B: 对于时尚插画的未来,你怎么看?
R.H:我能预见一个充满生气的未来。“Il Palazzo”的应用就是一个关于绘画和科技结合的完美例子。
B: 你最欣赏的插画家是谁?
R.H:我喜欢的插画家有许多—他们启发了我,我认为他们是不可思议的艺术家。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安东尼奥·洛佩茨(Antonio Lopez),一位惊人的艺术家,他将上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早期的时尚表现得如此美丽。我欣赏的艺术家还有很多:肯尼斯·波尔·布莱克(Kenneth Paul Block)、埃里克(Erik)、芮妮·博奥思(Rene Bouche)、克里斯汀·博纳(Christian Bernard)……我可以报出一长串。插画的历史是如此精彩丰饶,充满着艺术与美。
Richard Haines作品
B: 与刚开博客时相比,现在你的绘画风格有什么变化吗?
R.H: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想到可以使用不同的素材来画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媒介,这真叫人兴奋。我觉得自己画得很勤,所以也越画越好了。我相信自己笔下的线条变得越来越有力,也越来越自信了—希望如此!
B: 当你决定把某个陌生人画下来时,你会上前与之交谈吗?
R.H:是的,我通常会走向他们并作自我介绍,告诉他们我有这么一个博客,我想先给他们拍个照,之后再画成插画,或者现场为他们画速写。这样的方式更尊重别人,大多数人都很高兴—他们喜欢被注意到。久而久之,当我向别人走去时,对方就已经知道我是谁,并非常开心地摆好姿势。 我遇到的几乎所有人都既可爱又有礼貌—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互动方式。
B: 你画男性居多,女性方面,你最想画谁呢?
R.H:其实我也画过不少女性系列。我买过几本关于可可·香奈儿的书来画她,她的衣服和姿态画出来非常戏剧化,非常精彩。画凯特·摩斯的时候我也如鱼得水—她的脸庞光彩照人,叫人无法抗拒。我也很喜欢画我的女儿—当她能老老实实坐着,离开 Facebook 的时候!
B: 你通常如何度过一天?
R.H:好问题。我尽量早些起床,融入这个城市的上班节奏中,我喜欢这种同步感。所以每天的开始是非常标准化的:大量喝咖啡,检查电邮等等。然后我开始工作—要么为我的博客作画,要么做委托的工作。我新租了一间工作室,它坐落于 Bushwick 中心一幢满是艺术家和画廊的大楼里。我最近一直去那儿创作一些大型作品—能将作品尽情铺开真的很奢侈。到了晚上我通常会看一部电影,见见朋友,或者带我 15 岁的女儿去购物,好让她分些时间给我!不管我身处何方或者在做些什么,我总会观察身边正在发生些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谁去了哪里。这些事在纽约永远不会停止!
B: 你总是呆在布鲁克林,具体地说,人们最有可能在哪儿碰上你?
R.H:Bushwick 和 Williamsburg 总有穿得很棒的人。如果我需要灵感,就会走出去在工作室附近逛逛,看着人们从 L Train 上下来。这里混杂着我爱的坏男孩、嬉皮士和艺术生, 他们个个都很有型。布鲁克林的饭馆、俱乐部、商店和各类活动也都能给我带来灵感。
B: 你会在电脑或 iPad 上作画吗?
R.H:是的,我有时在 iPad 上画画。我有个应用程序叫“paper 53”,用起来很好玩。我有几次带 iPad 到地铁上画速写,但是人们都盯着我看。我喜欢低调无闻,所以最近就没再这么干了。
(本文图片部分图片提供:Prada)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