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推动对艺术品产业的纵深认识
2013-01-10 22:42:08 西沐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艺术品产业的概念及其新的业态形式不断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可以说,文化部及北京市政府正是站在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并推动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这一工作的。我们高兴地看到,通州区人民政府及宋庄镇政府,作为承办与支撑单位,正试图利用艺术品产业的相关理念及思路,来策划与运作这样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并力避将这一艺术品产业新业态的博览会办成另外一场艺术北京或是艺术宋庄。今天,北京市文化局邀请我来参加2013年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研讨会,下面,我就有关方面的一些思考与感想与大家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是一种新的战略起点
在宋庄办一个与北京文化品位相适应的世界级博览会有着巨大的挑战,精心策划与规划是关键,专业化的运作与职业化的执行是基础,而这些对现阶段的宋庄来讲,条件都不完全具备。因为在中国,在北京,我们不缺一场艺术博览会,我们缺的是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世界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新的业态与形式需要我们展示、教育、传递、认识,最终要落实到带动产业的发展上。
从学术层面上讲,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这个主题非常重要,首届博览会是一个很好的破题。关键是在当前国际艺术博览会不断走向本土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来权衡艺术品产业在全球格局中的定位与发展的态势。博览会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是要展览展示,二是要交易,三是新业态的传播与推动,四是跨界收益的形成,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因为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不断投入而不形成新的运营模式,如果政府不断投资包办,就会始终退不出来。我们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成长性的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对世界很多国家的艺术博览会的盈利模式或其效应分析,我们发现,博览会往往可以通过艺术或艺术品本身来直接产生收益,但这不是全部,更多的可能是通过艺术与区域的其他服务的跨界来实现其价值、实现其收益。所以,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收益问题是一个长期效应的问题,需要系统考虑,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要明确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基本坐标
明确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基本坐标,是这个博览会定位的根本,也就是说要解决在规划与策划过程中分析框架的把握问题,最为主要的是要注意五个向度的分析:
(1)与科技的融合,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及其信息管理技术前沿的应用。
(2)与金融的融合,特别是从金融产品→资产化→金融平台→金融体系的新架构的发展。
(3)国际与国内的结合,特别是在世界艺术品产业的大格局下,根据自身发展的态势来定位博览会,契机是中国正在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中心之一,要关注大中华圈首先要做好两岸三地的互动与优势,加快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雄起的速度。
(4)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大背景是审美文化都市化的大背景,通过时尚化的亲和力推动艺术生活化、大众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对艺术品产业广度与深度的认识。
(5)突出未来与艺术品产业新业态的最新进展,特别是物流、保税、集保、科技鉴定等业态的发展与状况。
新一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只要重视在上述五个向度中寻找定位,因地制宜,就一定能找准定位,认识新规律、新业态,发挥应有的效应。
三、展览展示对象的视角选择
1.要关注三个关键词:艺术品、产业、博览会
总的来看,艺术品是主线,产业是基调,博览会是形式,所以,不能搞成单一的艺术品博览会,那就与艺术博览会同质化了,就会引起同质化竞争的冲突。我们一定要清楚,艺博会的主体是画廊,而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主体应该是产业主体,而不仅仅是画廊或是艺术品,我们更多地应强调产业过程中的艺术产品,强调艺术品产业链的构筑与培育。所以说,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展览展示对象的视角选择,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创艺术;
(2)衍生艺术品;
(3)艺术服务产品:包括顾问、咨询,艺术金融产品、艺术产业教育;
(4)产业支撑服务体系:鉴定、评估、保管、物流、保税、金融服务等;
(5)主题性艺术空间:艺术综合体、艺术街区、艺术小镇、艺术城市等。
2.硬展览与软展览
(1)硬展览就是现场的展览展示;
(2)软展览主要指活动与推广。
事实上,硬展览是展览成功的基础,软展览是展览效应的倍增器,是亮点,是提升展览品位的重要支撑,重点抓好:一是发布会,注意时机、内容与传播;二是论坛,其中论坛主题的确定要具有前沿性与世界性,注意演讲嘉宾的权威性与前瞻性;三是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的选择要有高的认识,这样形成的共识才能具备高穿透力;四是互动活动,要注意互动环节的休闲体验性及奖励的示范带动性。
四、策划及运作需注意引入竞争机制
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基本定位大致是展览展示、艺术品交易、新业态的走向传递及新发展的教育,展示与推动“艺术让生活更加美好”的理念。首先要克服把某项工作委托给某一大机构就会有好的结果的想法,特别是一些重要活动的方案策划,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撑作用,更要发挥市场机制的竞争作用,在竞争中优选更好的方案。
(1)组建稳定而又有创造力的策划团队,搞好传承与创新,注重知识结构的优化。
(2)因地制宜地形成活动的特色与品牌内涵,明确优势,聚焦主线,减少泛化主体的干扰,提升关注度。首届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试图推动的“主场所+分会场+工作室”的战略路径与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值得进一步探索。
(3)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每次都应明确有限的重点、亮点,分阶段推进博览会品质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提高。有限亮点,持续推动,不断积累,形成竞争优势。当然,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除了要强化名人效应以外,还要发挥名品与品牌的效应。
(4)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要在不落幕及留得住上下功夫,并且要把博览会的效应与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及定位融合,博览会影响力的提升与区域发展共同促进。可以提出以宋庄为中心打造北京的中央艺术集聚区(CAD)的概念,加快发展。
(5)加大投入,特别是财政、政策的投入,搞好资源,包括全国、全球资源的聚集,尤其是信息、资本、人才、创意等资源的聚集,实现快速发展。但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区域的承载能力,不然就会出现引得来、留不住的状况。
当然,艺术品产业是一个新业态新事物,在我们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规律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的时候,的确存在一个对中国艺术品产业深化认识的问题,更需要有一个对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进行摸索、经验积累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必须的,不可省略的。我们要善于学习、研究、探讨,更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大胆创新。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