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本相中国 专访摄影师张晓
2013-01-12 18:39:43 未知
海岸线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我在旅途中寻找我內心的故乡。——张晓
我看张晓的作品《海岸线》时,我看到他的天分在海岸上闪闪发光,如同照片中无处不在的“灵氛”一样。这首先要叹服他的色调,明快淡雅,不滞不脏不艳。而在画面尺度与内容上,他以六乘七的言说方式,和诙谐、明快的风格,占据了中国景观摄影的新的、细微的一档。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最让我意外的一点,是他将海边塑造成刀锋,快速地解剖中国。确实,这种边缘地带往往更能反映变革中的现实。
颜长江(摄影批评家连州国际摄影大展学术委员)
你的摄影从何时开始的?
高中毕业的时候有一个长假,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家无事便翻箱倒柜找到一台相机,是我爸爸的一个朋友送的,一台全新的凤凰205-B。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相机,一开始并不会用。刚好我有一个表哥以前是开照相馆的,他家里有很多闲置的器材和摄影教学书籍。一边看书一遍摸索着就开始拍照片了。一开始都是拍一些我们村子的风景,牛羊啊,晚霞之类的。
上大学以后通过书籍和网络我了解了摄影的更多的可能性,对摄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摄影上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就想要找一份与摄影有关的工作,经历了数次自荐和面试,最终在重庆获得了一个摄影记者的职位。这一干就是四年半。直到我2009年辞去工作成为自由摄影师。因为那时虽然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
辞职和你的摄影项目有关系吗?
从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到成为一名报社的摄影记者,这四年多的时间让我真正接触到了当今的社会,同时这期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对我后来的摄影创作无疑是一个必须的基础。这个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我必须每天都在路上,每天都在观察。这种观察方式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很感激这份工作,同时我又不得不离开这里。因为工作在身,我没有太多时间去拍我自己想拍的东西,甚至很难走出重庆这个城市。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我决定辞职。
迅猛的发展: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谈一下《海岸线》的拍摄背景和拍摄中的状态吧
我出生在一个沿海城市—烟台,从我们村子到海边有四十多公里。但是我整个童年去海边的次数少得可怜,我一直对海有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想去接近但又有点畏惧。上大学时候就曾与同学计划做一次沿海旅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海岸线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最早受到外来文化和经济飞速发展冲击地区。我们并不知道这种冲击是好是坏。也许就在人们恍惚之中它便迅猛的发展到了现在的样子,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我们时常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迷失,哪里才是我的故乡。缺乏归属感,或许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内心里的集体困扰。
海岸线:间接反映当下中国现状
《海岸线》情感细腻、多情,同时关照现实的成分比较大,你是怎么处理情绪化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抑或这是自发的?
当我遇到一个场景能够让我兴奋甚至颤抖,那必定是我想要的画面了。面对这样的场景会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动去按下快门,就像是条件反射。这样的场景必定是直接或间接反映当下中国现状的而又有些超越现实的画面,像是一种矛盾。
中国:像一个永不完工的大工地
在你的设想中,《海岸线》空间巨大,面对如此的舞台,人以及作为道具的海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像是一个永不完工的大工地,不断的拆除与重建。很多历史和文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建筑和设施都是以最大最高最快的方式来追求与世界的接轨。当然这都是表象,在这看起来空前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我觉得当代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到处都充斥着矛盾。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计后果。在我看来这种矛盾的最大表现就是荒诞。很多人都是麻木的,当然我们也很难改变什么。我所能做的只是真实的记录。
相机:形式感已经开始制约我
《他们》用的是Holga,而《海岸线》用的是玛米亚7,你好像钟情于利用不同的相机特性,做出合适的影像表达,你是怎么做到的?
更多的是机缘巧合吧!最早的一个holga是我朋友木格送的,第一个卷就是拍的重庆的朝天门,觉得可以干纪实。但是当时并没有想到会干这么多。拍了两三个卷之后这个相机在打车的时候丢掉了。
有一段时间又特别想拍120,那时穷的很,想来想去只有这个相机最便宜了,就又买了一个。我觉得这个相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反应迅速,适合于抓拍你的第一感受。还有一个适合于我的优点就是它的体积并不大,因为我每天上班都必须带着硕大的数码相机和长焦镜头,如果再带一个大机器就会累的很,而holga就刚刚好。
就这么拍了两年多,1000个胶卷,发现自己已经厌倦了,那种暗角和浓烈的色彩所带来的严重的形式感已经开始制约我,不再像以前那么轻松自如。总想做一些新的尝试。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玛米亚7 Ⅱ,我喜欢它的速度,很快,适合抓拍。换胶卷很快。快门声音又很小,很适合现在我的状态。
他快速摄取了我们的可悲之处,这种眼光已足称中国一流。但他选择了海边,是否有意识地注意到“海岸”的绝对意义了呢?看多了他的作品,海岸的无处不在倒是提醒了我:我们应该不止于揭示荒唐,这样的东西已太多了,我们批判时应该有收敛、理解与同情,保持一点对现实和人们的温情,这就是时下罕见的文化品质:悲悯。如是,景观才能上升到内心的高处,景观才有教堂的意义,才有仪式感受,才有拯救与逍遥!这一种情怀的极致,是批判之后的建设。
颜长江(摄影批评家连州国际摄影大展学术委员)
姜纬:普通人的时代境遇
张晓是近年来从中国年轻摄影师里脱颖而出、广受瞩目的代表性人物。张晓的《海岸线》系列作品用镜头呈现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切割面,以及普通人的时代境遇,建构了个人化的持续观察的技能格局,他的话语自觉性形成了具体琐细的日常生活经验与自我内心思考的互为作用。这些照片,具有丰沛敏锐的感受力。张晓对知觉与色彩、景物与影调之间的平衡把握能力在国内年轻摄影师中堪称翘楚。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我们非常幸运,能生活在继续有所发现的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确实出现了急剧的转折,生活的大幅度分化形成了众多复杂的层次,人与人的关系图谱迅速多元化,充满世俗气息的日常生活被释放出来。古往今来,我们每一天都必须沉浸在日常生活之中,而日常生活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被中国摄影师充分、自主意识到,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潜入这些生活,条分缕析,沉静感受生活的对等物,这种摄影才不至于如同泡沫似地浮游在生活的表面。
姜纬(策展人出版策划人 批评家)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