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的书写与中国人的性格
2013-01-14 16:11:28 潘鸿
谈徐冰最新动画作品:《汉字的性格》
徐冰动画《汉字的性格》现场图片
近日,首届独立动画双年展在深圳开幕,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先生的最新手绘二维动画作品:《汉字的性格》。作品素以符号、文字、语言为核心创作点的徐冰,此次更是运用动画形式使观者在汉字演变的历史中了解汉字书写与中华民族特殊性形成的关系;今天中国文化的内核与能量;以及未来中国在人类新文明建设中所起的可能性作用。
徐冰《汉字的性格》 作品视频截图1
一、“一”横开篇
影片以书写汉字笔画“一横”开篇,这丰富的“一”孕含了“大千世界”:从微观的纸纹肌理到湖泊、碎石、芦苇、森林的渐变。这些元素既是元素本身,又是一横的一部分,甚至还有着暧昧不清的轮廓,既各自为政又彼此交织。这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乃所谓“一”生万物。视频中的每一帧都是绝无仅有且不可逆的刹那。“一横”道尽了中国书法行笔运笔中每一个凝固的瞬间,这瞬间是中国画水与墨晕染、交融之时的美好,恰一种藕断丝连的粘连,又似徐冰调控水墨与仿古皮宣纤维粘连后呈现的奇“迹”。徐冰说:“齐白石是戏墨的专家,是调控水与棉物矛盾的高手。”其实徐冰也是戏墨的翘楚,因为他掌握的不仅是中国画中最智慧的方法,更是中国艺术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
徐冰《汉字的性格》 作品视频截图2
二、汉字的书写与处事原则
汉字是现存少有的以“型”对“音”的象形文字,因而中国汉字的书写——书法成为了独特的艺术门类。中国书法艺术注重线条推进的时间特征、运动痕迹以及在整体中的对于字体内在节奏的调控与把玩。汉字的这些特殊的书写方式塑造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也培养了中国人对于“关系”、“格局”的认识。徐冰曾说“中国文字的书写通常是第二笔根据第一笔生成,第三笔又依托第二笔,最后一笔是强调整个字体的结构并最终做出的整体权衡。”从幼儿到暮年,在这种长时间的汉字书写训练中,造就了中国人在整体“关系”中平衡利弊的本事,即随机应变的智慧,而这种能力甚至是我们不知不觉的本能状态。比如:在中国,很多人开车不喜欢使用转向灯,而依赖于汽车之间的身体语言。即使一辆车不打转向灯而贴近左侧行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关系”的权衡与理解,推测出他即将进行左转弯。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依靠红绿灯指挥严谨的处事原则。徐冰把他对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特殊体会转化为视觉语言:在影片中,徐冰甚至依靠某一书法笔划的行笔节奏化解了一次交通拥堵。
徐冰《汉字的性格》 作品视频截图3
三、拷贝观与山寨文化
中国人写字、写诗、作文、作画对于前辈名家的临仿,是被赞许的。中国人喜爱用“典”以承载学识与底蕴。这也使得“复制”成为当代中国一种特殊的实验性手法。在动画的结尾,徐冰以视听语言探讨中国汉字书写方式与中国文化中的拷贝观、山寨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人消化、圆融其他文化养料的能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能量以及“繁殖性”是让人有所期待或担心的。
动画以手绘的二维形式展开,基调以黑白为主,稍加朱色勾勒及旧宣纸底色渲染。21米的宽幅屏幕犹如中国传统的卷轴铺开,引观者入画。动画的每个内容都从书法的一个特定角度讨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各个部分内容既可独立存在又为作品的一部分。在严谨的逻辑链接下,生长出无限的可能性。这与以往动画的线性叙事模式完全不同。中国画散点式的《汉字的性格》时长16分56秒,信息量巨大,即使循环观看也不会产生厌烦感。观者可以随意游走在画面之中,如入自然之境;又可选择性收看画面内容,且不论何时入画均可,这与欣赏中国画时以心取景的手法同构。
作品用线质朴甚至有点“拙”,但在“拙”的表象之下,却透露着一个讲究的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度”的控制:万余张手绘的线的粗细、浓重是统一的,所勾之线的力道是要“吃”到仿古皮宣里面,但又不能过分“吃”透宣纸的。动画中的描线都是缩小原画后再次勾勒的。经缩小再放大后的线承载了无限丰富的层次与微观细节的力量。对于软笔与宣纸纤维相遇之时的不确定性的调控,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质量。在如此庞大而驳杂的动画中,艺术家故意保留其初次接触动画时的新鲜与生涩感,留白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中国智慧中的不把事情做满,这里面的道理可深了。
纵观徐冰先生的艺术创作,素以不拘泥于任何风格、形式或者现成概念的限定而著称。首次尝试动画创作的徐冰,便带领独立动画进入一个新的切入点。艺术家运用动画的视听语言将人们意识里面有关汉字的疑惑与想象,典故与知识串联起来,“书写”了一部关于中国书法与中国人性格的“论文”。从《天书》、《鸟飞了》、《地书》到《汉字的性格》既是徐冰对文字敏感地梳理,又是艺术家运用视觉语言来关注艺术与时代的例证。难怪徐冰说“我的本事就是紧紧地抓住这个时代”。其实也只有调控好艺术与所属时代之间关系的作品才是经得起历史风化的作品。
(责任编辑:何妍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