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艺术说话 由市场检验 ——访著名花鸟画家柳学健
2013-01-18 15:39:33 王越
“名花丹青——柳学健作品展”近日在杭州金彩画廊举行,展出柳学健花鸟作品三十余幅精品,汇聚了画家现阶段创作的多幅代表作品。展出的四个系列十六件花鸟新作,在秉持柳学健一贯的清新隽永、诗意盎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绘画材料-硬卡纸的全新演绎,在传统花鸟题材上赋予人性灵魂的灵性美,正所谓“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三件横幅花鸟作品,画面安宁静逸、典雅清新,细看更是笔意精道、墨韵盎然,俨然是古典象征主义与当代浪漫主义的自然契合。十余件立轴花鸟作品,更是秉承柳学健花卉留白的创新技艺,遒劲洒脱的笔墨中,荡漾充沛蓬勃的生命活力。
此次画展是柳学健2005年个人巡展以来的一次个人回顾展,参展作品都是近期呕心创作的精品佳构,其在笔墨逸脱、意境清新的风格上又有材质和格调上的精进。此次展览希冀呈现出柳学健艺术创作的整体风貌及阶段性的艺术总结。柳学健近年来在艺术上不断沉淀,其个人花鸟画风在画坛里独树一帜,几十年的艺术积累,使他从不惑之年迈进艺术生涯的新的发展阶段。
追求的是最自然的创作状态
“现在很多年轻的画家,太迷茫,太浮躁,没有自己的方向。”谈到艺术创作,柳学健说,于他而言,他追求的是最自然的创作状态,是一种纯粹地对自然的再创作,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花草生命的表现。“只有形成自己的创作体系,才能游刃有余不纠结。”
柳学健的花鸟画作品,激情充沛、构思奇妙、技巧娴熟。题材、章法、笔墨、色彩,在传承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和创新。气韵生动的笔墨语言、强烈丰满的色彩点燃、充满活力的画面、灵性通达的艺术效果,似拙实巧、洒脱洗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文人诗、书、画、印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传统。既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又形成了他独特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中国花鸟画界自成一派。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曾评价:“在当今程式化泛滥的花鸟画坛上,灵性丹青显得格外耀眼。柳学健花鸟画的最大特色就是富于灵性美。化平常为奇特,化传统为现代,化心源为艺术,这是柳学健花鸟作品所给予我们的印象,也是他花鸟画灵性美的闪光之处。”
“我并不想做一个淡泊的人,我希望把自己的所有“名花丹青——柳学健作品展”近日在杭州金彩画廊举行,展出柳学健花鸟作品三十余幅精品,汇聚了画家现阶段创作的多幅代表作品。展出的四个系列十六件花鸟新作,在秉持柳学健一贯的清新隽永、诗意盎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绘画材料-硬卡纸的全新演绎,在传统花鸟题材上赋予人性灵魂的灵性美,正所谓“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三件横幅花鸟作品,画面安宁静逸、典雅清新,细看更是笔意精道、墨韵盎然,俨然是古典象征主义与当代浪漫主义的自然契合。十余件立轴花鸟作品,更是秉承柳学健花卉留白的创新技艺,遒劲洒脱的笔墨中,荡漾充沛蓬勃的生命活力。
此次画展是柳学健2005年个人巡展以来的一次个人回顾展,参展作品都是近期呕心创作的精品佳构,其在笔墨逸脱、意境清新的风格上又有材质和格调上的精进。此次展览希冀呈现出柳学健艺术创作的整体风貌及阶段性的艺术总结。柳学健近年来在艺术上不断沉淀,其个人花鸟画风在画坛里独树一帜,几十年的艺术积累,使他从不惑之年迈进艺术生涯的新的发展阶段。
追求的是最自然的创作状态
“现在很多年轻的画家,太迷茫,太浮躁,没有自己的方向。”谈到艺术创作,柳学健说,于他而言,他追求的是最自然的创作状态,是一种纯粹地对自然的再创作,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花草生命的表现。“只有形成自己的创作体系,才能游刃有余不纠结。”
柳学健的花鸟画作品,激情充沛、构思奇妙、技巧娴熟。题材、章法、笔墨、色彩,在传承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和创新。气韵生动的笔墨语言、强烈丰满的色彩点燃、充满活力的画面、灵性通达的艺术效果,似拙实巧、洒脱洗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文人诗、书、画、印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传统。既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又形成了他独特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中国花鸟画界自成一派。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曾评价:“在当今程式化泛滥的花鸟画坛上,灵性丹青显得格外耀眼。柳学健花鸟画的最大特色就是富于灵性美。化平常为奇特,化传统为现代,化心源为艺术,这是柳学健花鸟作品所给予我们的印象,也是他花鸟画灵性美的闪光之处。”
“我并不想做一个淡泊的人,我希望把自己的所有热情全部奉献给艺术,给观者美的享受。”的确,与扬州八怪等人的作品中空寂、简约带给人的苦涩感不同,观柳学健的花鸟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画及人,画集本人的精神世界中,大约也充盈着自然旺盛的气息和热情积极的灵魂。
作品受到追捧频频拍出高价
柳学健是当代画家中最早进入拍卖会的画家之一。相较于对市场的不屑,如柳一般勇于把作品拿出来交给市场检验,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气。近年来,他的作品进入全国十大拍卖公司并创出佳绩,保持着高成交率的记录。保利、荣宝、西泠等拍卖公司分别拍出《富贵平安》48万,《花鸟四屏》26万,特别是只有二平尺的《映日荷花》拍出10万的高价。更何况,作品能在最有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上拍,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从年轻时的不顾一切到现在的平和淡定,柳学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艺术上都经历了时间的淬炼。初进艺术市场的时候,柳学健的作品就得到多方面的肯定,价格不低。如今,他却始终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既不追求虚高的市场名利,同时也拥有很大增值的空间和前景。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和机构开始大量购藏他的作品。随着比价效应的突显,柳学健的作品成为拍场藏家追逐的对象。这份“潜力”,是市场对他作品的赞许。与一线画家相比,柳学健是“纯粹的画家”,正是如此,他的艺术性才成为真正的关注点。
艺术家不能为了金钱生存
“钱要会赚也要会花,艺术家不能为了金钱生存,而要让钱来服务于个人和社会。”富裕的环境,让柳学健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创作之上,也让他决心回报社会。2007年10月28日,“京口美术馆”在镇江开幕,美术馆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共耗资两千余万元,是柳学健本人全额投资所建,填补了镇江没有大型美术展览馆的空白。为家乡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柳学健却显得很谦虚。“美术馆的宗旨是传承先进文化,弘扬现代艺术。作为一名从镇江走出来的画家,我有了点成绩的同时,当然不能忘本,必须要回来为家乡做点贡献。再说了,从个人层面讲,可以建设一所美术馆,也是每位画家的心愿。我达成了,这让我特别满足和开心。”虽然京口美术馆是柳学健个人所建,他却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不是为我个人而建,我希望美术馆有更多的包容性,构建更大的交流平台。这几年,有很多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友人来美术馆交流,给我带来了更多乐趣。”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