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武汉大学将原样复建老牌坊 建筑大师欣慰(图)

2013-01-23 08:49:26 李佳

武大校门广场鸟瞰效果图 校方提供

武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劝业场老牌坊 资料照片

  为给八一路地下隧道让路,武汉大学去年10月拆除主校门前的标志性建筑物牌坊,这使得武大新校门建设方案一直受到社会关注。昨日,武大校门广场建设方案终于确定,校门原样复建劝业场老牌坊,未来地面新建的人文广场将成为武大的“新脸面”。

  武大昨日向社会发布的这套校门广场建设方案,也是历时大半年面向各界征集,并与专家反复讨论、修改,发布3套讨论方案后确定的最终规划蓝图。

  根据最终方案,武大校门将原样复建劝业场老牌坊。这一方案还包括延续原珞珈山路和武汉大学主入口道路形成的传统轴线,即“武大魂”轴线。新规划大门对着珞珈山路,与武珞路旁老大门、1993年建成(现已拆)的大门基本在一个轴线,寓意着承前启后。同时,轴线从珞珈山路一直延续到学府路,两边均匀对称。

  记者昨日联系上建筑大师张良皋。他听说武大保留了这条轴线后深感欣慰地说:“你要是一个建筑师,你便无法不赞美武大的建筑!中国的建筑头一个要举武大的例子。这条轴线串起了武大的空间层次,武大因此而优美啊!”

  据了解,武大早期建筑的思想是“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武大建筑美正是表现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会的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3个建筑群组,构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之美。

  得知武大还将原样复建劝业场老牌坊,张良皋高兴地说:“真要能复建,我投他们(武大)的票!”

  据介绍,最终方案除保留传统外,还从功能上实现突破。广场东侧车行道连接文理学部和信息学部,实行人车分流,主要人流沿轴线从牌坊进出校园,车流从入口广场东侧车行道进出校园。同时,校方将在校门广场两侧种植以高大常绿植物为主体的“校友林”,基本保留现有高大乔木。

  武大有关方面昨日确认这是一个定稿。“如果有合理的建议还是会采纳的,但太大的改动不会有了”。

  “基本靠谱”,“有模有样”,“树太高大了,校门显得好小”……网友有褒有贬。还有学子充满期待:“不知道公交车站距离新校门远吗”,“希望毕业前能看到”……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