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甘桑石刻文吸引海内目光

2013-01-29 09:10:27 冼敏 俞懿芳

百名专家建言献策

  

  甘桑石刻文引起与会人员的浓厚兴趣

  2011年百色市平果县马头镇感桑村发现“甘桑石刻字符”疑似古文字的再现,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1月26至27日,全国30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民间民俗专家近百人参加由广西民族大学、平果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百色学院协办的“壮族土俗字习俗与甘桑石刻字符工作座谈会”,为实施壮族土俗字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以及推进甘桑古文明及甘桑石刻文的研究出谋献策。

  平果县人民政府与百色学院还签订了“甘桑古文明及甘桑石刻文”研究项目合作协议书。主办方希望通过该平台实行内引外联,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壮族土俗字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进行具体指导,并对甘桑石刻文字符进行全方位研究。唐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的土俗字是壮族歌书、道公经文、姓氏族谱、碑文石刻的主要用字。平果县是土俗字习俗流传的重要区域。经过一系列的考古勘探,证明甘桑石刻字符遗址是古人类活动或居住的地方。甘桑石刻字符为了解该地区当时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罕见的实物资料。

  对甘桑石刻文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的梁庭望认为,甘桑刻画文是古骆越方国文字最精彩的亮点,由于缺乏相关文献以及对骆越方国的历程要有一个研究的过程,因此对甘桑石刻文的破解时间不会比甲骨文短,首先要分析它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李旭练对如何规范壮语地名,建议要加强调查研究,区分壮语地名和汉语地名,要设立相关机构审定现有壮语地名,要实施壮语地名恢复工程,按壮语地名原义标记壮语地名,更换相关牌匾。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的覃忠群也提出见解,认为平果甘桑石刻文有彝文的影子,但并不能草率地认定甘桑古石刻文的归属和文义,这些石刻的具体含义还保有它的神秘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发掘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邓小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5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5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