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谈月
2013-02-02 15:09:35 范曾
月亮,她深深地眷恋着地球。亿万斯年,她永远无声地绕着地球,无怨无悔,用她的净洁的光亮,抚慰地球焦躁不安的灵魂。月光有些清冷,那是为了冲淡地球的喧嚣。她高悬如镜,洞察一切,所以禅家说:“月如智。”在释迦牟尼看来,空诸言说和实相之后,唯一真实不虚的存在是“般若”---智慧。人类的历史亦然,在地覆天翻的大战、浩劫、争霸之后,最珍贵的遗产是什么?---人类留下了智慧,留下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智慧。月亮看到过这一切,而且时时警示着人类。
月亮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本翻不完的自传,一本记载着岁月流逝的实录。故乡留给你的记忆,不只是篱笆、狗和女人,那就太缺少诗意了。在故乡,那儿有个月亮;在异土,那儿也有个月亮。它们本是同一个月亮,然而为什么在中秋你看着他乡月,却想着故乡月?因为在故乡的月色中,埋藏着你永远不可忘怀的记忆,那是生命的无尽宝藏:情窦初开时,女友的第一个吻;新婚之夜凭窗相顾的旦旦信誓;刻苦攻读的少年时代,陪伴着的别无他物。月亮,永远是你似水年华的见证人。
杜甫在鄜州和夔州望月,那是诗人对妻子、故土深挚感人的长吟。那“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的羁旅愁怀;那“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的时序感喟,无一字不饱含着诗人的难忘乡愁。
更远的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邀请驾御月亮的望舒,追逐他所爱的美人,而在屈原心目中的美人,实际上是治国平天下的贤哲。
月亮不只是一本自传,更是一部记年的历史典籍,在中国尤其如此。执掌文史星历的学者,都十分清晰地记载下何年何月何日的史迹,这在世界文明古国中,竟是独一无二的。古埃及、希腊、两河流域、印度的文明之所以残缺,似乎和他们不如中国人喜爱“抬头望明月”有关。
月亮对地球如此的从一而终,地球则回报月亮忠诚不二的真情。它不像太岁星(木星)三妻四妾无暇兼顾。地球和月亮在宇宙是一对贞洁的情侣,是人类爱情的榜样,同样在天地大美中,显然标示着“永恒”这一神圣的概念。
(责任编辑:彭亚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