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荆州楚玉赏析之三:龙纹、龙凤纹及人龙形玉佩

2013-02-04 08:44:12 古方

  

正面

  

背面

  1、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长16.5、宽2.1—4.2、厚0.4厘米。

  玉质青白色,微透明。夹黑色条状及点状斑,有黄色沁。扁平体,雕成龙形。龙回首,独角,长吻,躬身,身下有足,卷尾。背部有一穿孔。龙身有裂痕和切割痕。局部有残损。

  《赏析》:这件龙形玉佩体现了熊家冢墓地以及同时期的一些楚墓出土玉器的玉料特点。首先是玉料呈青白或青黄色,比如随州曾侯乙墓玉器也是这样的,这或许是战国早期楚国玉料的特征。其次是玉料有黑色条状或点状斑。出土于熊家冢殉葬墓的很多玉器质料不纯,致密度低,色泽混杂,从佩带角度来看,这些杂质会影响审美视觉,这说明它们的佩戴者地位不高,也有可能是专为殉葬者制作的,而非生前佩戴用玉。

  2、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院墙湾墓地出土。

  长3.7、宽1.5、厚0.6厘米。

  玉质乳白色,半透明,有褐斑。扁平体,雕成龙形,龙圆眼,张口,吐舌,独角,拱身,身下有足,卷尾。呈伏卧状。龙角、足阴刻斜线纹。两面纹饰相同。

  《赏析》:到战国中期时,楚国的玉料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温润细腻的和田白玉籽料作品,比如像这件龙形玉佩和枣阳九连墩楚墓出土的白玉佩饰。但这些白玉佩饰的尺寸比其他青黄色玉和碧玉的佩饰都小得多,说明它们应该是用小型和田籽料雕成的。由于籽料质地坚硬,致密度高,因此可以雕刻出非常细腻流畅的纹饰。

  

上(正面)

  

上(背面)

  

下(正面)

  

下(背面)

  3、龙形玉佩(一对)

  战国早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上:长15、宽2.5、厚0.6厘米。

  下:长14.1、宽2.2、厚0.6厘米。

  玉质黄绿色,有黑褐色及灰白色沁,微透明。龙回首,拱身,卷尾,腹中有一圆穿孔。龙身的内外缘有凸起的轮廓线,中间浅浮雕谷纹,龙角、足、尾阴刻斜线纹。上面的龙足有残损。

  《赏析》:有很多战国时期造型复杂的龙形玉佩上,多少可以看出一些凤鸟纹饰的元素,只是不太明显。比如上面那件玉龙的向下翻卷的尾尖,很像凤鸟的钩喙,而下面那件玉龙腹部下面附饰的端部,也很像一个凤鸟的头部。

  4、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长13.9、宽2—5.3、厚0.5厘米。

  玉质黄绿色,微透明,表面有灰白色沁。扁平体,龙回首,张口,独角,拱身,卷尾。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中间阴刻勾连云纹。角、足、尾阴刻斜线纹。腹中部有一穿孔。

  《赏析》:从这件龙形玉佩上可以看出沁色有两种,即表面的灰白色沁和下面的褐色沁,也可以理解为前者是较重的沁,而后者是较轻的沁。凡呈灰白色沁者(或曰鸡骨白),其玉质物理结构(如密度和硬度)已发生改变;而褐色沁者,只是玉色有变化(或为铁元素所致),物理结构并未改变。

  

  5、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凤凰山墓地出土。

  长13、宽1、厚0.8厘米。

  玉质青白色,表面有黑色沁。圆雕成龙形,龙张口,椭圆眼,长吻,独角,拱身,扬尾。龙身细长,浅浮雕细密的绞丝纹,背上有一长方形钮,钮有一圆穿孔。

  《赏析》:黑色沁常见于南方古墓出土的玉器上,尤以楚墓为多。玉器的玉质一般较好,玉器收藏界称之为“水坑沁”,可能与埋藏环境潮湿有关,具体形成机理尚不清楚。

  

  6、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雨台山墓地出土。

  长11.9、宽11.5、厚0.7厘米。

  玉质深绿色,微透明,表面有朱砂。扁平体,雕成龙形,龙回首,长吻,独角,拱身,卷尾。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中间浅浮雕谷纹。角、足、尾有阴刻的斜线纹。两面纹饰相同。嘴上及身上各有一圆孔。

  《赏析》:从商周到汉代,棺内敷施朱砂是普遍的丧葬现象,而出土的玉器多带有朱砂痕迹。以前玉器收藏界有“朱砂沁”一说,即指古玉器上的红沁由朱砂所致。但从考古出土玉器来看,并非如此。大多数出土玉器如果带有朱砂痕迹,往往表面比较干净,沁色很少,如同这件龙形玉佩一样,说明朱砂不但不会形成沁色,而且对玉质有保护作用。

  7、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范家坡墓地出土。

  长11.6、宽4.8、厚0.5厘米。

  玉质青绿色,半透明,有红褐色沁。扁平体,雕成龙形,龙俯首,张口,长角,长吻,拱身,卷尾。龙身上有阴刻的打稿线。中间阴刻卷云纹。两面纹饰相同。龙口部、尾部等共有4个圆孔。

  《赏析》:玉器上人字形弧状边缘,乃是切割两件玉璧或玉璜等弧形玉器后留下的痕迹,说明这是一件用余料改制的玉器。另外,此器下面边缘有整齐均匀的红褐色沁,而其他部位则没有沁色,说明带有沁色的这部分很有可能是原来玉料的原皮,沁色的由外向里的渐变色也说明了这一点。

  

  

  8、龙形玉佩(一对)

  战国早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上:残长10.1,厚0.4厘米。

  下:残长9.5,厚0.4厘米。

  玉质青绿色,半透明,夹黑斑及褐色沁。扁平体,龙形,龙回首,圆眼,张口,拱身,卷尾。内外缘有阴刻轮廓线,中间碾琢谷纹,龙身有一圆孔,背面有切割痕。上面的龙首、足、尾都有残断,下面的龙足、尾残断。

  《赏析》:这两件玉龙虽然残断,但仍可看出是由一件玉龙横向一分为二而成,属于“成型对开”的制作方法。“成型对开”法的好处在于省工省料,而且两件玉器尺寸和重量基本一致,便于组佩中对称和平衡。下面那件玉龙的穿孔附近有斜向切割痕迹,应该是“成型对开”时开始入刀解玉时留下的。

  

  9、龙形玉佩(一对)

  战国早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上:长15、宽2.5、厚0.6厘米。

  下:长14.1、宽2.2、厚0.6厘米。

  玉质黄绿色,有黑褐色及灰白色沁,微透明。龙回首,拱身,卷尾,腹中有一圆穿孔。龙身的内外缘有凸起的轮廓线,中间浅浮雕谷纹,龙角、足、尾阴刻斜线纹。上面的龙足有残损。

  《赏析》:有很多战国时期造型复杂的龙形玉佩上,多少可以看出一些凤鸟纹饰的元素,只是不太明显。比如上面那件玉龙的向下翻卷的尾尖,很像凤鸟的钩喙,而下面那件玉龙腹部下面附饰的端部,也很像一个凤鸟的头部。

  

  10、双龙形玉佩

  战国时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鸡公山墓地出土。

  长5.7、宽3.3、厚0.5厘米。

  玉质淡绿色,不透明。扁平体,透雕左右对称的龙纹,只简单地雕出龙头及龙尾,没有阴刻细部。

  《赏析》:这种质料不透明的玉器一般雕工较为简单,似专为丧葬之用。玉器表面有细密杂乱的划痕,说明质料较软,应为石质,是玉料的替代品,也说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较低。 

 

  11、双首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院墙湾墓地出土。

  长5.2、宽1.1、厚0.6厘米。

  玉质乳白色,半透明。扁平体,雕成龙形。二龙连体,龙首造型有异,均为独角,长吻,共有四个穿孔。龙身碾琢谷纹。

  《赏析》:古玉的受沁状况,除了与埋藏环境有关外,与玉质的致密程度关系很大。玉质越好,致密度就越大,越不易受到侵蚀。此器玉质温润致密(可能是和田籽料),表面打磨抛光精细,所以虽然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出土后仍光亮如新,看不出沁色的痕迹。

 

  12、神人操龙形玉佩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院墙湾墓地出土。

  长7.2、宽3.4、厚0.4厘米。

  玉质黄白色,半透明,有黑褐色沁。扁平体,雕成龙形。二龙相对,龙昂首,张口,圆眼,独角,拱身,卷尾。二龙用吻部托起一璧。下面龙身中间站立一神人,神人两手抓住龙身,头部顶起玉璧。龙背各托起一只神鸟。龙身阴刻卷云纹、鱼鳞纹。神鸟圆眼,勾喙,翘尾站立在龙身上。神鸟身上饰鱼鳞纹。龙及神鸟的尾部都阴刻线纹。璧中间饰綯索纹。神人阴刻眼睛、鼻子、嘴巴及网格纹服饰。

  《赏析》:荆州楚墓中出土的神人与龙形象的玉器,是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器物,这种纹饰还常见于漆器(包括漆棺)和纺织品。虽然目前对这类纹饰的具体含义尚不清楚,但它却是楚玉的一个特征,对于判断传世的战国时期神人与龙共体玉器的文化归属是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杜文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