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市场上齐白石书画作品频现天价
2013-02-07 10:43:49 高小同
《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成交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春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齐白石《松柏高立图· 篆书四言联》从8800万起拍,拍卖过程持续了31分钟,最后以3亿7千万的落槌价被3093号买家收入囊中,加上15%的拍卖佣金,最终总成交价为4.255亿。
中国嘉德近现代及当代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女士表示:“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影响最广、最深远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时期影响了无数人,也是国际范围内最受人尊敬和广为大家所理解和爱戴的画家。这件作品比此前的近现代书画拍卖结果有大幅跨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纪录。齐白石的作品取得这样的结果,可谓是众望所归。”
齐白石首席杰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为历年公私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尺寸最大的一幅,画作纵266厘米,横100厘米,所匹配的篆书“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对联,单幅纵264.5厘米,横65.8厘米。画面气势宏伟,有松柏围英之喻。与之匹配的篆书四言联,则浑厚自然、端庄大气,且文意极佳:“人生长寿,天下太平”,堪称齐白石书画之绝精神品。这幅《松柏高立图》中,主角是一只立于松枝上的苍鹰,它傲然独立,主羽和尾羽以浓墨焦墨阔笔点出,层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拢,有力的鹰爪紧抓树干。以焦墨勾勒鹰喙和点睛,苍鹰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鹰身侧立,头微微扭转,精神饱满,雄视苍茫大地,寓动于静,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而对照白石画稿中“爪上横点极密”的小注,可见齐白石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在刻画形象细节上的现实来源。画面上绘一松一柏。松树在前,以淡墨描画,枝干直立又向右斜,再从顶端斜插而下,松针以浓墨写出,可见笔力;柏树在后,墨色较浓,姿态更加虬曲。“松柏”暗合寿长,但画幅中顶天立地又遒劲傲然的独特气派,则早已跳出了“祝寿”的确切功能,却以“基业常青”的喻指成为对历经战乱而枯木逢春之美好愿景的期许。松鹰是齐白石最喜欢也是观赏者最熟悉的画题之一,“鹰”寓意“英雄”,刚健有力,而“松柏”则有长寿之喻。据白石老人自题此画作于1946年,其时画家86岁,正是齐白石艺术创作的成熟期,其创作欲望高昂,力作精品频出。正如其篆书对联“人生长寿,天下太平”的词句,画家所要表达的却是对国家民族和平发展的美好祈望,对人间幸福、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2005年由美国旧金山私人释出后流入大陆,此番亮相受到海内外藏家热烈关注。 (来源:新浪收藏)
《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以9520万元成交
可惜无声
2009年11月22日,在北京保利“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夜场上,齐白石作品《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以下简称《可惜无声》)以9520万元成交,这一价格刷新了齐白石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可惜无声》于1995年10月5日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第一次推出,作品估价为120万元-150万元,最终以198万元成交。时隔15年,增值47倍。
《可惜无声》共13页,首页为齐白石题款——“可惜无声,壬午春,花鸟工虫册”,上有两方印章:“悔乌堂”和“白石题跋”。作品均以植物花卉和昆虫搭配,荷花、稻穗、牵牛花、水仙等花卉恣意描绘,螳螂、蜻蜓、蝉、蜂等动物则穿插其中,或栖息树叶之上,或追逐于花阴之下,或振翅欲飞,栩栩如生、跃跃欲动,充分体现了齐白石“为万虫写照”的高超技艺。作品表现技法多样,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因景而用;构图或斜倚、或垂直、或对角,整本册页动静结合、疏密搭配、工写穿插,齐白石以率真老练的笔法和鲜艳亮丽的色彩,表现了大自然的一派生机。
作品内页上的题字为:齐大、老萍翁、瑞林、星塘老屋阿芝、白石、濒生、璜也、秋色佳、阿芝。印章则是齐白石常用的“白石老人”、“阿芝”、“木人”、“齐大”4方。在伪作充斥的市场上,齐白石的题字及印章成为考量其作品真实性的重要参考之一,这些题字和印章确保了作品的真实性。
《可惜无声》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屡次出现在齐白石的各种专著、画册和文章中,荣宝斋在1958年曾以该作为母本,制作成水印版画作品。作品多次出现于各种著录中,查之有据,这是作品迅速升值,取得高价位的原因之一。
近现代画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市场的沉淀,确立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身价。齐白石是中国画变革创新的代表人物,他在经历“衰年变法”之后,形成了其独具面貌的艺术风格,作品艺术性高,雅俗共赏,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齐白石的画作因为题材的生活化和大众化,为广大民众喜欢,他的名字妇孺皆知,是普通百姓心目中认知度最高的艺术家。
而且,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齐白石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齐白石作品就开始了市场化的道路,尤其是经由陈师曾等人的推介和提携后,齐白石作品逐渐为藏家认识,价格随之上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齐白石作品的拍卖和成交表现活跃,成为市场上最受追捧的画家。2009年,齐白石作品以7000多万美元的销售额名列全球艺术品销售排行榜第三,位居毕加索、安迪·沃霍尔作品之后。齐白石在艺术市场上的表现,堪称“中国的毕加索”。
齐白石是一位高寿画家,而且勤于创作,作品存世量较大,除美术馆、博物馆收藏之外,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大约有3000多件。由于数量相对较多,虽然不能在单价上超越西方顶尖艺术品,他的作品却能以数量取胜。
此外,国内艺术市场的整体提升也是齐白石作品价格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几年迅速飙升,而北京是大陆艺术品市场交易的中心地带,北京买家和藏家追捧的重要对象是“京津派”艺术家的作品,齐白石是这一派的顶梁柱,作品自然深受追捧。此外,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在近几年呈现“普涨”趋势,像《可惜无声》这样的精品自然是藏家竞争的对象。
从藏家层面来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北京等地已经培养了一批收藏齐白石作品的藏家,齐白石书画作品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化的产业链。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买家,他们颠覆了原有的价格体系,为艺术市场注入新的血液。他们主要选择齐白石、张大千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于这些收藏者来说,认知度高、真实可靠的作品是他们首选对象。因此,在出现像《可惜无声》这样的作品时,自然受到新老藏家的青睐,作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自然受到追捧。
2000年以前,齐白石作品价格较低,早年购入的藏家获利相当丰厚,近十几年来,齐白石作品价格上升最快;2005年以后,齐白石作品价格再上新台阶。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建议买者和藏家还是以长线投资为主,大小拍卖公司的“近现代书画专场”都离不开齐白石作品,虽然也有精品出现,但伪作、赝品众多,买家的收藏风险加大,购买时需仔细辨别真伪,巧妙回避风险。而对于拥有齐白石作品的藏家来说,目前并非出手的最好时机,齐白石作品本身的基础价格已经很高,短期迅速升值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作品若要再创新高尚需时日。藏家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在经历市场调节之后,必定会出现像《可惜无声》这样的天价作品。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齐白石《山水册》拍出1.94亿元
齐白石《山水册》
2011年11月13日晚,嘉德2011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以10.73亿元成交额收槌,齐白石盛期精品《山水册》以1.94亿元夺魁。
《山水册》是1931年齐白石为著名碑帖鉴赏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共十二开,每开34.5×35厘米。此册页1994秋拍即以517万元的成交价在嘉德拍场创造当时中国书画的最高纪录,今秋再次创出佳绩。当拍卖师报出1.1亿元的起拍价后,即有数位藏家回应,经过场内和电话委托买家的相互竞价后,最终以1.94亿元成交,夺得本次专场魁首,也成为今秋内地首件过亿拍品。
此册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水》、《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殅》,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荷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册页的题材,大体源于白石老人的远游印象和家乡记忆,画法则来自前人图式和写生基础上的创造。
齐白石《花鸟四屏》拍出8000万元
齐白石《花鸟四屏》
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春拍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齐白石《花鸟四屏》从5500万元起拍,以8000万元的落槌价被3232号买家收入囊中。
作品简介:
齐白石创作《花鸟四屏》的时候已是84岁,公元1944年。这一年中国抗战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齐白石虽身处沦陷区北平,但是作为画家的他仍然在困境中笔耕不辍,并且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坚定信念,正如《花鸟四屏》中的描绘以及作品的寓意。齐白石的《花鸟四屏》以四季花鸟的形象,分别描绘了“春之牡丹白头翁”、“夏之荷花鸳鸯”、“秋之多子石榴绶带鸟”、“冬之梅花翥雁”,通过展现自然界的四时不同,既揭示了自然造化的丰富,又借助于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乐观向上的情感心绪,表达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花鸟四屏》创作于齐白石艺术的成熟期,代表了画家典型性的风格面貌。这一时期的齐白石锐意变法,师法造化,一方面强调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汲取,一方面从传统和现实的结合中突破程式,达到“扫除凡格”而“我行我道,下笔要有我家法”的艺术境地。(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高小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