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当代首饰展在Ubi Gallery举行
2013-02-16 23:02:28 未知
2013年2月2日——4月2日,“回家”主题首饰展览将在北京Ubi Gallery举行。Ubi Gallery在本次“回家”展览中展示六位年轻亚洲首饰艺术家。对于生活,迁移和城市社区的问题,这些艺术家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他们在作品中表达了:在公共空间找到家的感觉;一成不变的文化类型;社交环境的快速变化等。
Mariko Sumioka
Mariko Sumioka来自日本,先后在苏格兰、日本和美国接受教育。2012年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并在全世界参加很多展览。
Mariko Sumioka受到日本独特建筑风格的启发:线形、自然材料和色彩。使用绿锈的铜和瓷釉,用多种不同层次的材料。她能够创作出建筑中自然材质和纹理。我们可以在艺术家的作品里看到:居住在建筑物里的人,用非常私人的方式同周围的环境和建筑联系在一起。这种互动同样也可以在佩戴首饰的人和旁观者中发现。
Hyeju Nam
Hyeju Nam是一名来自韩国的有天赋的设计师。她先在美国学习美术, 后在首尔完成她金属制作和首饰设计的学业。
城市里的新建筑和新发展吸引着她。Hyeju Nam尝试把隐藏的美变得可见,如看不见的结构、工具和材料,把它们贴近我们,但又不过于罗曼蒂克。她制作小水管、混凝土作品和黄铜配件——她给它们造型、上色,然后做成小巧可佩戴的装置。
张博雯
张博雯是一名曾在台湾和美国接受建筑教育的设计师。她还在英国学习过首饰设计。目前张博雯是上海国际视觉艺术预科首饰设计系主任。
张博雯的作品会给人们增添很多乐趣;她的作品是不同金属、塑料和技术、工艺混合的实验。会注意到她作品受到建筑元素的影响。让我们联想到在城市空间内存在的诸多广场、蓝图、结构和图案。她用身体作为风景,象建筑师一样对它进行探索,把她的作品当成贵重的元素放置在这样一个生动的环境里。
孙捷
孙捷是来自中国的当代珠宝设计师,目前在阿姆斯特丹生活、工作。他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获得本科学位后,又在阿姆斯特丹的里特维德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孙捷在荷兰与香港讲学。他的作品为多家博物馆收藏,并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伦敦、柏林、慕尼黑和纽约等地的国际设计活动上展出。
‘Travelling in my heart’ 这一系列从艺术家对内心的追求开始;柔软的器官被骨骼、血肉和皮肤很好的保护着。同时,心又是所有事物的核心。这件作品把你在公共空间面对其他人和经历挑战时所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的能量视觉化。
许文贤
来自台湾的年轻设计师许文贤在意大利(Alchimia学院)完成了学业,并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及荷兰等多个欧洲国家展出设计作品。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字和尺寸表达,很多选择也都建立在数字之上。但情感应该如何测量?许文贤寻求将不可能之事具体化的方法。她把生活中的瞬间刺绣在织物上,将情绪量化,通过已有的测量之法描述人际关系。她设计的胸针不仅美丽,而且反映了我们对生活中决定的重要意义的深度思考。
赵小睦
赵小睦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首饰设计。她最近创立了自己的首饰工作室“朗睦”工作室(Larmo Studio)。
赵小睦成长于传统的北京家庭,在胡同里和亲戚们生活在一起。现在她已经习惯现代生活环境,想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这一经历。她的作品房子本身即反映了她的家庭和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在Ubi Gallery展示的作品中,赵小睦回顾过去,使用80年代最常见但现在哪都找不到的生活材料。胡同、家庭、材质——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她的作品和作品使用的材质记录了80年代她自己的家和中国城市家庭的生活。
Ubi 艺廊是北京设计界的新贵,展出极富创意的首饰设计和高品质的当代陶瓷作品,为国内首家提供此类平台的艺廊。这里不仅有欧洲设计师的作品,也有中国艺术家的最好手笔。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