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料
2013-02-21 10:56:26 邹勇宾
瓷器上的釉
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釉的产生可能是古代垒石烹食时所用含钙石头与炭灰而生成,也可能是受贝壳表面美观质感的启发,有意识地用贝壳粉作为原料制成。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岩石和泥巴制成釉来装饰陶瓷了。后来陶瓷艺人利用窑灰自然降落在坯体上能化合成釉的现象,进而用草木灰作为制釉的一种原料。现代日用陶瓷生产所用的釉分为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二灰(主要成分氧化钙)配制而成,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加入金属氧化物,或渗进其它化学成分,就会成为各种各样的釉色。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
施釉工艺是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
一个人的衣服一定要合身。在缝制衣服时,选用什么样的布,采用什么式样,都要有一个全盘的考虑。
给陶瓷制品上釉,也要作一番仔细的研究,使釉料适应于陶瓷坯体的要求,这就是所谓釉料配方。决定一种釉料配方,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应该抓住如下三点:
(一)由于釉不能脱离坯体而单独存在,因此,在进行釉料研究时必须掌握坯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就是坯体的化学组成、膨胀性能、成熬湿度以及成品性能要求等等。其中,釉与坯的膨胀系数的适当配合,是釉烧成后固着于坯体表面良好与否的主要条件。如果釉的膨胀系数小于坯的膨胀系数,则在冷却时产生釉层剥脱;如果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则在冷却时釉层产生龟裂,甚至当坯釉之间产生过大的应力时,制品也可能破坏。
(二)必须明确对于釉料本身的要求,如白度、透明度、化学稳定性以及机械性能等。
(三)必须注意制釉原料的纯度。
因为原料所含的杂质,例如铁等金属化合物对于釉的白度及介电性能等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总之,在釉料的研究中要掌握一个总的原则:一般改变他料的成分来适应坯体而不是改变坯体的成分来适应釉。这也正像在缝制衣服时总是要使衣服适合于人体而不是让人体去适合衣服一样。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乌金釉,乌金釉是黑釉中最莹亮的一种。明代成化年间,景德镇的艺人在宋代黑釉的基础上发展乌金釉,但当时烧成极不稳定,也不流行。清代康熙时,乌金釉精制于督陶官臧应选,雍正、乾隆年间,唐英亲手参与了工艺制作,仿制了乌金釉等产品。景德镇传统乌金釉是用当地产的一种乌金土配制而成,20世纪,景德镇还采用工业废料或化工原料生产出非常艳丽的乌金釉,比历史上的乌金黑度与亮度都有提高。
(责任编辑:许林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