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陈和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

2013-02-28 18:28:58 蔡卓

 


收藏家、鉴定专家老陈

  雅昌艺术网讯(蔡卓)锡器自古作为民俗用具和随葬品尽管不算贵重的收藏品,但也承载了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老陈收藏锡器十余年,家有各种年代款式锡器上千件,去年年底,政府专门给他在杭州笕桥批了一块地用于建造江南锡器博物馆。私人收藏升级为公立博物馆,不仅老陈多年的收藏有了一个好的归宿,锡器诉说的中国人文历史也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和延续。

  关于老陈:老陈,全名陈建明,浙江省艺术品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全国工商联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浙江分会副会长、中央一套《寻宝》栏目青铜杂项鉴定专家、杭州江南锡器博物馆馆长。

  雅昌艺术网:收藏门类很多,您为什么选择锡器进行系统的收藏,它吸引你的是什么?

  老陈:我收藏锡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平时做一些文化方面的小研究,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锡是非常古老的金属,作为一种金属,发现的历史比铜还要早,作为纯粹器物出现比青铜器要晚,但是流传的生命比青铜器要长。青铜器作为上古青铜文明的物证已经成为历史的辉煌,代表着皇权,用于祭祀,在人类对大自然还不太了解的情况下,青铜成为人和天地、神灵沟通的媒介,是非常高的地位。而锡不然,它作为一种完整器走向了民间,从上古到今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我们家里有锡茶叶罐,食品包装用的锡纸现在还用。锡质地柔软,熔点低,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而且气密性非常好,化学性很稳定,无毒。正因为锡器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和我们的市井生活息息相关,锡器承载的人文信息远远超越了青铜器。

  雅昌艺术网:您收藏的锡器最早是什么年代的?

  老陈:收藏锡器的人不多,我收藏了上千件,最早的是元代的,和元青花的造型纹饰一样。锡器不容易保存,一个熔点低,一个低于零下三十度就会分解,这是它的化学属性决定的,所以高古的锡器不常见。我国出土文物中,最古老应该是河南殷墟发现的六把锡做的戈,作为随葬品。成套的作为随葬品是从西周开始的,大概在1959年,从河南洛阳西周的墓葬中发现出来的,一组八件。1995年,云南出现了春秋战国锡器50多件。


老陈 锡器藏品

 

  雅昌艺术网:锡器主要用途是什么?

  老陈:锡器主要功用为三大类,一是祭祀用器、礼器,我们去各个庙里可以看到,烛台、香炉、灯都是用锡器做的。第二类是冥器,人死之后,把生前使用过的器皿用锡做出来,陪葬。第三类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物。

  雅昌艺术网:从古到今锡器的发展情况如何,哪个朝代是锡器的鼎盛时期?

  老陈:汉代的时候锡器还是比较贵重的,真正普及到民间是从宋代开始。让锡器有了突破性发展的是明代。锡器的造型多仿青铜器和高古瓷器,到了明代,景德镇的瓷器和宜兴的紫砂开始流行,并且大行其道,很多锡器就仿了瓷器和紫砂的样式,很多文人参与到锡器的制作当中,把锡器的日常功用提升到把玩欣赏的文人雅玩的境界。据记载,名家做出来的锡器价格不在商周青铜器之下。到了清代发展变化更多,比如早期制锡名家沈存周,清中期做锡包紫砂壶出名的杨彭年、朱石梅、陈洪绶,都参与过锡包壶的制作,不仅仅是锡和紫砂,还有和玉石、木头、竹子、瓷器一起配比,做成各种各样包锡的器皿。而且很多文人在上面题诗、作画、刻印,把字画上的艺术移植到锡器上,让它的艺术价值得到很大提升,不管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甚至皇家贵族,都把锡器列为案上雅玩,清晚期是锡器发展高峰。


老陈 锡器藏品


老陈 锡器藏品

  雅昌艺术网:文人雅士们怎么会想到给紫砂壶包上锡的呢?

  老陈:西泠八家之一陈洪绶,在宜兴做县令和当时的制壶名家杨彭年他们合作紫砂壶,并创作了著名的曼生十八式,做了十八种壶的样子。紫砂壶是文人雅士非常追求的器皿,紫砂器透气性好,用来泡茶非常的纯,后他们发现给壶包上锡后可以题诗作画,别有一番风味,于是锡包壶风靡一时,代表了当时文化流行趋势,它的工艺远比做紫砂复杂,先做紫砂胎,然后包锡,然后镶上玉,还要题诗刻画。上面所提诗词和所做的画作,有些是感恩、有些是思念、有些是怀旧,起到了教化人的作用。

  雅昌艺术网:锡器目前的市场价格是多少?是否也有赝品?

  老陈:锡器便宜的几百块,好的锡包壶也得几十万。尽管目前锡器市场价值不高,但是也有造假。假的锡器十分生硬,锡不容易氧化,它的颜色是随着岁月的流失慢慢加深的,人为作旧的锡壶包浆黑乎乎、油腻腻,颜色晦暗,真正的锡壶上面有一种宝光,包浆匀润。


锡壶


老陈收藏的锡器

  雅昌艺术网:收藏锡器对您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老陈:收藏主要的功用主要还是在于陶冶情操。文物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去的历史,通过收藏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古人对生活的追求远比我们现代人要高,他们把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体现在器皿当中,从简单的生活中寻找一种快乐。锡器承载着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对美的感受,承载着不同时期的人文历史信息,像我们的文化基因,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的祖先都做了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通过文物认识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人类曾经的足迹,他们在和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创造了怎么样灿烂的文化。传承到今天,我们回望历史,通过祖先的伟大艺术创造,来更好的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精神生活,把祖先好的东西加以传承、发扬、放大,不断地延续下去。

  雅昌艺术网:关于锡器的著作并不多见,您是否会对您收藏的锡器进行系统的汇理和研究,并出版相应的书籍?

  老陈:收藏家对锡器的研究已经慢慢开始了,关于锡器的书市面上有两本,一本是关于锡壶的,一本是关于锡器的。但是系统的关于锡器的著作目前还没有,我个人希望能出版一本关于锡器考古发掘的书,解放以后我们国内一共出土了多少锡器,它分属于什么年代,主要有哪些器形,它是作为怎样的丧葬文化出现和使用的。北京明代定陵的考古发掘,一次出土了370件锡器,种属一共35类,而且每件东西都有标签,说明了它特定的名称,给我们解决了宫廷中实物对比和考证,非常有意思,解决了很多问题。通过考古发掘对我们对器物的研究、归类、属性,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很有兴趣想把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一下。

(责任编辑:蔡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4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4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