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摄影师一个投影仪
2013-03-05 10:42:28 未知
上周,多家媒体推出了非典十年专题,而大部分的摄影师选择了肖像的方式。杨抒怀也是拍肖像,专题叫《非典余劫》,只是他选择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光源”:投影仪。
杭州的一个摄影记者在微博上看了这组照片,感叹“投影果然是今年主流”。一路拍小编不妨来梳理一下。
杨抒怀的专题《非典余劫》
大概两年前,新加坡摄影师的汪春龙(John Clang)拍了一组《在一起》(Being Together),在网络上非常流行。他用Skype加投影仪,给分居世界两端的家人拍合影。也许这样的专题非常能打动东亚人,因为我们对家人的团聚看得非常重。汪春龙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他已经移居纽约多年,所以想到拍这个题。为了拍这题,他甚至飞到巴黎,帮一个新加坡家庭完成一张全家福。
想一想非常有趣,投影仪和照相机,基本是相反的原理,一个把光影投射出去,一个把光影收纳进来。这样的组合可以产生奇妙的感觉。想起了杉本博司拍摄的各种剧院,其实和投影相似,只是长时间曝光而已。光线的投射,本身就带着时间的味道。
汪春龙是个聪明的摄影师,当遭遇到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表达的概念时,上帝总会留下另一扇门给你。汪春龙很快就注意到,投影仪可以弥合这个时空差距。投影出来的,原本是虚拟的,但因为真实的比例,这样的“团聚”看上去很真实。如此脆弱的真实,可以触动很多离家漂泊的心。
接下来要介绍的一个摄影师,也许会让你更加相信,投影可以更多的帮你拍照,而且气场可以非常强大。中国女摄影师张立洁,大家也许都看过她用胶片拍摄的罕见病。她在去年,用投影仪完成了一个新的专题《天真者的像》。她把自闭症(有的是智障)者的画作投影到墙壁上,然后在这样的光影下给他们拍肖像。
张立洁的《天真者的像》
这样的做法,就好像用自己的歌声给自己的电影配上音乐。任何外界给予的光线和视角都有点显得不合时宜,最好的造型灯光,就是用他们自己的画。在暗沉的房间里,天真者的画铺满墙壁,你似乎已经站在他们灵魂房间的门口。这组照片,小编在年前已经推荐过,不再多说。
投影仪的悄然流行,时尚摄影肯定不会落下。英国时尚摄影师Craig McDean,在最近为VOGUE拍摄的一组照片里,把城市、工厂这样的照片投影到模特身上。
说回杨抒怀的这个专题,他把残疾人证投影到墙上,他说十年的时间“残疾证就是最好的证明,再就是一个细节,他们的证件照都是非典前拍的你看看现在的他们变化多大。”
透露一个小诀窍哦,杨抒怀在投影之外还进行了补光,但不能用大面积的闪光,那样会破坏投影的效果,只能用非常窄的光线,比如手电。
刚在电梯里遇到杨大师,他说还准备用投影操作一个专题,具体小编在此保密。也许你也可以用上投影,或者其他的新东西。技术在变,摄影的景象会很不同。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