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贱卖案”的诉讼策略分析

2013-03-06 15:38:02 未知

  

  孙中伟

  近9000万元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17万元贱卖案在刚过去的2012艺术市场引起不少艺术品投资人及收藏家们的关注,然而本案依然还在诉讼过程中,尚未尘埃落定。而“受害者” 朱云的诉讼维权过程的“前半场”显得十分被动,记者采访了艺术法律师,从艺术法个案学术研究的角度对本案的诉讼维权策略进行分析。

  案情回放

  2009年9月, 郑州市民朱云和弟弟带着外祖父传下来的《嵩阳汉柏图》到河南电视台的鉴宝节目“华豫之门” 海选现场让专家给鉴定一下。朱云称,负责古书画类的鉴定专家刘岩,他讲这个东西是个老东西,但不是真迹,他说你们这个画也就值3万块钱,他说过个十天半个月他可以找人来,这个人对他很信任,你们可以多要个三五万。

  半个多月后,刘岩果然带来了一位叫程功的收藏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岩从中撮合,朱云兄弟俩最终以17万元的价格把这幅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卖给了程功。

  ,朱云突然从电视上注意到,《嵩阳汉柏图》在 2010年12月4日举行的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 ,拍卖到7800万元的高价。算上佣金,成交价达到了8736万元。

  17万和8736万,价格相差500多倍,朱云兄弟认为被专家坑了,刘岩却坚称交易过程合理合法。

  2011年9月,朱云兄弟二人诉至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法院撤销买卖合同,判定刘岩、程功二被告向其赔偿损失8719万元,目前案件还正在审理中。

  记者:朱云对刘某、程某提起撤销合同之诉是最好的诉讼策略吗?

  孙中伟:如果朱云真是以合同之诉对刘某、程某二被告提起诉讼,那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很难得到法院支持的。首先,“专家”刘某不是本案的适格被告,刘某不是《嵩阳汉柏图》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法的“相对性”原理,本买卖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朱岩不能成为本案的被告,法院当然不应判决 “专家”刘某承担民事责任。

  嵩阳汉柏图

  朱云的诉讼请求是“请求法院撤销买卖合同”,即使法院支持了他的这一诉讼请求,认为原合同是可撤销的买卖合同,判决撤销原买卖合同后,按照合同撤销后的处理方法,最后也只能是判令程某返还朱云《嵩阳汉柏图》,同时判令朱云返还程某17万元;同时法院不可能判决刘某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

  因此,朱云如果据此诉讼策略,法院不可能判令撤销原买卖合同后再判令对方赔偿其损失8719万元。此诉讼方案在法律上不具有可行性。

  另外,如果朱云以撤销合同之诉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就意味着其将本案的性质就仅“定调”为经济合同纠纷,排除了刘某、程某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的可能性,刘某、程某就不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不可能再通过刑事手段来维权,而这正是刘某、程某最愿意看到的!

  这也许也正是为什么案件移送到公安机关之后,郑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又以此案并不属于经济犯罪案件范围为由,将此案重新退回法院的原因之一。

  记者:如果朱云从欺诈的角度对刘某、程某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的结果是什么?

  孙中伟:由于“专家”刘某并不是买卖合同的主体,不可能通过合同之诉来追究其责任;要想追究“专家”刘某的法律责任,只能通过对其基于欺诈提起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在理论上也才有可能请求判令刘某、程某赔偿其8719万元的损失。

  而朱云想要让本起基于欺诈的角度对刘某、程某提起的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能够获得胜诉,至少要有证据能够证明以下事实成立(由于媒体公开的案情有限,我无法准确判断现有的证据是否充足):

  1、要证明“专家”刘某主观上明知朱云持有的祖传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就是真品,而不是赝品;“专家”刘某故意虚假告诉朱云系赝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按赝品的价格低价买走(系自己买走还是自己找来的人买走都行)此作品。

  2、要能证明朱云将《嵩阳汉柏图》以17万元卖给程某时基于朱云主观上也认为此系赝品的错误判断。

  3、要能证明最后以7800万元卖出的《嵩阳汉柏图》确系真迹。如果最好确认7800万元卖出的《嵩阳汉柏图》也确实是赝品的话那么朱云又只能以基于交易价格显失公平为由提起请求撤销合同之诉,而不能再基于欺诈提起侵权损害之诉。

  记者:如果通过刑事手段追究诈骗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孙中伟:媒体报道里也说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将案件移交到郑州市公安局处理”,证明法院也认为本案刘某、程某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可能,其实这也是最佳的、最有力度的维权方式。但要在证据上要能够证明刘某、程某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朱云采用了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了朱云的价值7800多万元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真品,这才有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

  以上分析,仅是个人的学术观点,不具有法律效力,仅供参考。但从基于以上的个案诉讼策略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同一个案件,同样的案件事实、同样的证据,但不同的诉讼策略常常会出现不同的法律结果,这就是艺术法律师的价值。

  编后记:艺术市场是个淘金地,国内国外的热钱均在中国的艺术市场翻涌,有目共睹地是随之而来的因各种利益纠纷而产生的“艺术官司”层出不穷,上升到讼诉层面,证据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大家在收藏、鉴定、拍卖等一切交易活动中注意保留证据,这样才能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孙中伟:北京孙中伟律师事务所以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艺术法律师网创办人,专业艺术法律师与艺术品投资顾问,中国美术院校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首任法律顾问,“孙中伟艺术法研究基金”设立人,我国最早系统研究艺术法律师事务的执业律师,为我国艺术法律师实务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郭燕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00
全部

全部评论 (7)

程瑛213

这种鉴定专家可以早点死了

17 0
2019-04-14 23:48:49

程瑛213

只能说现在很多鉴宝节目都是很多鉴宝人在找民间的宝贝了,不要相信任何免费的鉴宝节目

8 0
2019-04-14 23:48:03

褚坚207

什么专家鉴定屎这根本就是合伙诈骗!应当判刑10年以上徒刑

19 0
2019-03-31 18:55:05

黄希节180

我不懂法律,就我从个人角度来看。拍卖某一事物这个价格完全具有浮动性,并不是这个东西价值这个价,哪怕是个不显眼的东西买的时候才十几块钱拍卖会上有人愿意出高价还有人愿意出更高价,如果换个普通人拿去拍卖哪怕再值钱或许别人也以为他是骗人,因为同一件东西从谁拿出手就可以说明问题,这就是圈子和人脉,如果老朱真的在户这个传家宝哪怕一个亿当初也不会卖。现在人家卖出高价了觉得我的东西凭什么他能得七千多万我却得十几万,哎!全是钞票在作怪,钞票啊钞票你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如果这幅画牵扯一宗命案谁拥有这幅画就是嫌疑人或许谁都不愿意出面。国人就是喜欢有便宜往上凑有坏处躲的远远的

5 0
2019-01-21 00:53:32

王升170

这种官司估计是打不赢了:按理说买主程某是鉴定师刘某介绍来的,存在主观故意合谋欺诈的可能性,关键是这一证据怎么可能让你取得呢?直接起诉鉴定师刘某鉴定出错造成了他贱卖的后果,要求他赔偿半价的损失,这个官司就可以打赢了,何来拖延至今啊![机智]

17 0
2018-11-04 16:48:53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7 30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