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小东:我用对待电影的生活态度打开绘画

2013-03-10 23:27:55 未知

  2012年6月22日,刘小东和一支小团队来到新疆,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记录采玉工生活的计划“刘小东在和田”。这一次,刘小东再次延续了他逐步建立的现场绘画方式,即从《三峡系列》(2004-2005)起的创作所展现的独特手法。他在帐篷里建立了临时工作室,使用素描、日记、油画和摄影等手法,展开这一漫长的项目。同时,还有一支电影团队一直在记录这一创作过程。

  “刘小东在和田”首站展览已于2012年8月在新疆艺术中心举办,展出他在新疆写生的四幅新作《东》、《南》、《西》、《北》及一部由阿城担任监制,杨波导演的纪录片《刘小东在和田》。

  2013年1月12日,由今日美术馆巡展主办,策展人侯瀚如、欧宁联合策划的“刘小东在和田”北京站展览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开幕,展览展出了刘小东在和田创作作品、纪录片及珍贵文献资料,1月19日上午10点,今日美术馆配合此次展览,发起了以刘小东、杜庆春和杨波三人的现场讨论。本场讲座,在关于绘画和电影的话题上都有涉猎。

  杜庆春:关于小东老师和电影的话题,以及去新疆拍纪录片的话题,可以听听杨波的看法。

  杨波:我以前没有看过小东老师的作品,像现在小东老师的绘画过程,通过去那边一个月时间,从选材、搭棚子、作画到收尾的整个绘画过程让人印象深刻,也非常有意思。他第一笔在哪里,画之前怎么思考,找地方、选人,有的时候看他作画感觉整个过程已经步入正轨,中途发生的新鲜事儿也很有趣。这个可以通过纪录片有所了解。片子记录了他整个图像前后过程和个人的智慧,他遇到很多事情怎么处理的,怎样衡量作品的状态。虽然他每次画我在旁边看,但刘老师那些东西是学不过来的,那个东西就是他的。

  杜庆春:艺术家、策展人主导他的创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但面对周边环境时,多少会遇到问题。如果回到电影环节,王小帅、贾樟柯他们肯定并满足于表达自己生活,或者他们的成长。艺术家完成一种使命,整个艺术熏陶基本是非常古典的艺术观念。比如贾樟柯先写了剧本后拍了《小伍》,电影成功后获得一定创作的自由度就拍了《站台》。《站台》是远远超出他自己的生活,他的使命感是超越的。

  第二个就是在艺术气质和风格上保持语言纯粹。小东的每一幅画的力量并不是写实两个字能够代替的,他的语言是独特的。电影和画画是差不多的,并不是说演员或景都找着了就能够获得创作的可能,还要继续问自己到底用什么方法拍,不管是摄影机的位置,光线的处理,甚至镜头什么,剪辑的方式,对演员的要求等等,而中国电影是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下面可以让小东讲讲他背后的技法,创作的土壤等创作问题。

  刘小东:我这套方法是受电影的影响。有时候你从事一门工作会封闭你的思维,我从事的是艺术、造型、绘画。它的历史太长,当你一拿起画笔的时候想到的全是前人,要走出自己的一条路非常难。我没有把电影当回事,天天吃喝玩乐在一起,发现搞电影的人好玩,不像搞画画的比较单打独斗,搞电影的人和什么人都打交道,所以练就了一身说话,脑袋转弯的本事,他们转得非常快。这种生活打开了,对艺术太严肃了出不来,我其实用电影的一种生活态度打开了我自己的绘画。像朱老师说的,其实现实世界是最广阔的,任何艺术家,任何角度都取之不尽,我用做电影的那种灵机一动的心情去面对它,重要的是一刹那的决定,每次决定都不一样,都使自己觉得有点儿惊喜,这种东西是搞艺术的人最美的那一部分,拿起摄影机还是画笔都是一回事,用另一个人的砖敲开自己的门。

  杨波:每次看小东画画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他看到新鲜的东西,有趣的东西、人、环境的状态,他把所有受到的这些影响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包括纪录片都很像,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纪录片,很有意思。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