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阿瑞艾尔·何梅乃斯谈《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索》

2013-03-14 11:44:02 未知

资料图片

  2012年3月9日下午14时,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克鲁兹-迭斯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社以及法国ZSL艺术版权公司联合主办的讲座“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索”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由美术馆王春辰老师主持,西班牙艺术评论家、历史学家兼艺术修复大师阿瑞艾尔•何梅乃斯主讲。本次讲座是为配合“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环境与模糊”展览而进行的,围绕着从中世纪开始的色彩思想发展以及卡洛斯的艺术生涯而展开,引领大家更好地理解卡洛斯先生的艺术。

  主持人王春辰老师认为色彩在艺术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光谱艺术”正是利用并依靠色彩的流派,将视觉上色彩的地位又向前跨出一步。在观看“光谱艺术”代表人物卡洛斯先生的作品时,观众需要亲自融入其中。作为卡洛斯巡回展的第一站,王老师表示很高兴能请来卡洛斯先生、何梅乃斯先生为我们谈谈对色彩的思考。

  艺术史中的色彩:走向独立

  何梅乃斯先生从西方美术史入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色彩是如何被认识和应用的。他认为若要了解西方对色彩的认识,就要从中世纪时期开始说起。大家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即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在中世纪的一些作品里,我们却很难看到真实的现实。他以一张西班牙中世纪版画为例,画中的色彩平铺直叙,纯净明艳,这些色彩此时带有符号性质,比如看到红色衣服,就想到耶稣,里面的宗教与精神意义使色彩能够保持独立。

  但是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对于结构的认识逐渐成熟,色彩变成了依附于物体之上的附属。因此,尽管色彩也带有一定想象的成分,它原本的符号性质变成为了创造虚拟空间的一部分,更不用说颜色本身的纯粹性与具体性。波提切利的《圣报图》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色彩的目的有了新宗旨:创造三维空间。

  如果要对上述理解进行追溯,恐怕要回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和偶然属性都是人类的一部分,但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比如说一把红椅子,“红”是可以被轻易定义的,而“椅子”确是真理般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卢克莱修也提出了相似观点,他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色彩是原子互动的辅助产物,但物质确是不变的,就好像瞳孔看到的是可变的,而触摸到的却真实存在。

  达芬奇在此基础上也继承了两人观点,他在著作中指出,色彩是瞬间感知,是表层次的,如果要使作品具有视觉的力量,就要改变事物的体积和形状。这种观点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是仍然有主张色彩的艺术家主动站出,与主张图形的艺术家分庭抗礼,比如提香与达芬奇,鲁本斯与普桑,德拉克洛瓦与安格尔等。但是,所有上述艺术家都没有真正走出以图形为主的模式,鲁本斯等人也并没有希望靠色彩创造出一个画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牛顿的宇宙机械论开始走向衰退,以电磁电流为依托的现代物理发展起来,艺术家发现透过棱镜的光式独立存在的,因此色彩也是物质形式的。

  在19世纪,艺术界产生的三个流派最终让色彩的地位占到上风。首先就是浪漫主义,色彩在作品里被赋予情感因素,无论是弗里德里希的人物还是特纳的风景。接着,现实主义主张对现实的反映,从题材到手法基本全部还原眼睛所看之物。最后一个就是印象派,印象派的艺术家更注意光线,他们抛弃了现实主义对题材上的要求,仅追求在当时是艺术本体的东西。他们走到户外,采用自然光线,由于需要捕捉转瞬即逝的色彩,艺术家用笔极其迅速。因此,原来占主导地位的图形变成简单的草稿,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丰富的色彩。

  到此时,文艺复兴开始图形占主导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后印象主义的梵高、高更,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克拉克都对色彩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而抽象艺术最终将色彩回归到中世纪般的纯粹。

  卡洛斯的艺术:色彩的感应与饱和

  在分析完艺术史中的色彩后,何梅乃斯先生进入了下一个主题:卡洛斯•克鲁兹-迭斯的艺术。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卡洛斯先生的艺术经历:卡洛斯之所以投身于艺术就是因为对色彩的热爱,在委内瑞拉度过大学时期的卡洛斯,阅读了大量有关色彩的著作,同时也发现抽象艺术最能表现自我意识,因此便对自己的艺术道路有了初步思考。他在当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解放色彩?如何让色彩更加自由独立?

  上述的两个问题在卡洛斯不断的探索中得到深入。1954至1959年,卡洛斯从照片原理和设计上汲取灵感,发现两种颜色可以给人的视觉带来不同感受。1963年,卡洛斯根据之前探索,做出了“色彩感应”的一系列作品,作品拥有后来被称为“视幻觉”的特点。1965年,他又做出了“色彩饱和”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在何梅乃斯先生看来是能够最完美体现卡洛斯探索也是最具总结性的作品。卡洛斯将红、绿、蓝打在空间里,观众在进入空间后,会看到变化微妙的色彩弥散在空间以及摆放的几何形体上,这种微妙与丰富脱离了形体的束缚,正是卡洛斯希望我们能感受到的。

  正如莫奈当年绘制看到的睡莲一样,卡洛斯也在对真实世界作出描绘,只不过他针对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光线。实际上卡洛斯正是在继承了这种传统色彩观的基础上,才能做出这一系列的作品,并将色彩的独立推向极致。

  在何梅乃斯先生演讲过后,进入了问答环节。有学生希望了解卡洛斯先生是如何看待那些与他作品风格相反的单色建筑的。卡洛斯认为之所以单色建筑会流行,有一部分原因是单色也能够反射不同的色彩,这并不说明色彩是被排斥的,相反,色彩仍旧是存在在建筑表面的。接着,又有人希望了解卡洛斯先生创作中最看重的东西以及怎么认识艺术与生活。卡洛斯微笑地表示,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到艺术语言和思想,一旦找到,就要坚持走下去,而至于艺术与生活,自己的艺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时间关系,讲座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据悉,中央美术学院“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环境与模糊”展览展至4月10日。

(责任编辑:王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