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谨慎收藏元代釉里红瓷器

2013-03-21 11:29:06 未知

  

  图片资料

  釉里红瓷器是用氧化铜在瓷胎上描绘纹样,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以铜作为呈色剂,早在汉代的铅釉陶上就已普遍使用,但由于是在低温氧化气氛中烧成,故均呈绿色。氧化铜只有在还原气氛中才能呈现出红色,唐代的长沙窑就已有釉下红彩的产品,但这仅是偶然现象。元代景德镇烧制成功釉里红瓷器,在上世纪60年代河北省保定市曾出土有元代釉里红瓷器,在菲律宾也出土有一定数量的元代釉里红外销瓷。

  由于氧化铜在高温烧造过程中特别活跃,烧制难度比较大,所以元代釉里红瓷的色泽不够纯正,红中闪灰或泛黑,有晕散现象,而且纹样也不够清晰。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往往是先在胎体上刻划出纹样的轮廓线及细部,然后在纹样外用釉里红作地色留出白色图案,或以釉里红涂抹图案,使之产生红地白纹或白地红纹的变化。器物造型大多为小件器,常见有水滴、执壶、小罐等,装饰纹样仅有云龙纹、芦雁纹、兔纹等几种。

  表哥就曾经收藏过一件元代釉里红堆塑广口瓶,此瓶大约高47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4厘米,通体以堆塑、捏塑、雕刻等工艺制出三只麒麟和八朵折枝花卉,色泽红中发暗,并有绿色斑点,釉面不够光滑,有氧化的痕迹。这件瓶是表哥在2005年花了近10万元买来的,当时正好是“元青花鬼谷出山图罐”以2.28亿元人民币成交以后,国内“元青花”交易火爆,表哥也想碰碰运气,但没买成,于是经人介绍便买了这件瓶。

  后来有行家提醒表哥这可能是件赝品,因为其釉面可能经氢氟酸处理过,所以有氧化痕迹,而不是釉面自然老化的效果;而且此瓶将堆塑、捏塑、雕刻等装饰技法集于一体,也不符合元代釉里红瓷的工艺特征。于是,表哥便把这件瓶送到上海博物馆的实验室进行热释光测定,最终证明这是件新工艺品。因为这件事,表哥懊恼了好久。后来总算在朋友的帮忙下给退掉了,但这也费了他好大的精力。所以搞收藏绝不能赶时髦,要量力而行,要多学多问,切不可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