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永远的雁来红

2013-03-26 14:55:42 吴永良

记恩师朱怀新的艺术人生

  人生决定艺术,艺术反映人生,不同的人生经历铸就了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语境。我的恩师朱怀新,如今虽已是一位97岁,年将望百的长者,却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烁,她对人生的乐观豁达,对艺术的赤诚酷爱,令我们这些晚辈学生们钦敬不已。

  58年前,我考入前身为行知艺术学校的上海艺术师范学校美术科学习,素描课由秀外慧中风华正茂的朱怀新老师执教,她和蔼可亲,讲述清晰,要求严格,辅导详尽。当年得到朱老师耳提面命的亲授情景,至今历历在目,犹如昨日事。然而世事难料,命运多蹇。一年后,上海市艺术师范学校即奉令撤销。作为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嫡传弟子,以朱老师的资历与条件本可另谋高就,但是出于对我们这批刚入艺途即遭挫折的年轻学子的关切与爱护,朱老师毅然留下陪同我班同学并入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继续执教我班为时很少的美术课直至毕业。患难与共的人生磨难与历练,加深了诚挚真切的师生情谊,数十年如一日地成为我们人生的最大精神慰藉。也即在那时,一场众所周知的灾难也降临到朱老师家里,她那人生和艺术上相濡以沫的忠诚伴侣,艺术事业上正如日中天的俞云阶先生突遭不白之冤。朱老师同样受到厄运所带来的沉重打击,她既要抚慰丈夫的精神创痛,又要养育尚幼的孩子和坚持努力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见。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朱老师以她善良纯真的品性,坦荡宽阔的胸怀,坚韧顽强的意志,怀着对人生的炽爱,真理的信念和艺术的执著,经受住了严酷的磨难与考验,而终于迎来了拨开乌云见太阳的日子。因此长期以来,我都以朱老师为榜样,每在逆境之中,从她坚毅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中汲取力量,使我得以保持一个艺术家应有的纯真心灵和耿直品格。

  数十年来,朱老师虽然一直忙于工作和相夫教子的辛勤操劳中,但她始终坚持不辍地勤于艺术耕耘,从未放下画笔。在早年坚实的西画根基上,朱老师致力于更易抒发内心感受的水墨画研究,使绚丽多姿的色彩与变幻莫测的水墨磨合无间,交相辉映,呈现出崭新的画风。记得朱老师在古稀之年曾创作大幅的水墨画,那一丛茁壮致挺、殷红如醉的雁来红,恰如其俗称老少年一样,正是朱老师的自我写照,画面上恣肆纵横的笔意,蕴含着纯净秀逸的性灵之美,浓郁饱酣的墨彩,洋溢着热爱艺术与人生的激越之情。在她的笔下,无论翠盖掩红的荷花,凌波静伫的水仙,或者苍劲傲霜的秋菊,临风摇曳的芦苇,都寄托着她对于人生与艺术的坚贞不渝的情愫,令人观赏之际满怀敬畏之心。几年前,朱老师因白内障严重而影响视力,仍凭借灯光和感觉坚持执笔作画,那一幅幅璀璨辉煌的向日葵,彰显着一位赤诚艺术家旺盛炽烈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后来经治疗,朱老师恢复了视力,重见光明的欣喜,激励之际画兴更浓,常在长时间电话叙谈中向我介绍她的创作计划,此情此意,令我感佩至极。朱老师有时也感慨地对我说,虽然人生机遇使她未能从事专门的艺术创作,成为一名专业的艺术家,然而她能够时刻以绘画为伴自娱,从中得到真情实感的快乐已非常满足。

  艺术家有不同类型,一生顺遂地以爱好为职业,通过辛勤奋斗而得以产生精湛的传世之作,这样的艺术家固然值得尊敬称颂,然而命运坎坷机遇不佳而才华未展的艺术家更是为数不少,他们之中不乏对人生和艺术赤诚挚爱并为之坚持不渝奋斗终生者,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纯真高尚的精神更值得尊敬和称颂,我所敬爱的朱怀新老师正是这样平凡而伟大的真正的艺术家,我深信健康长寿的朱老师,她的艺术之树常青,永远是殷红如醉的老少年——雁来红。

(责任编辑:李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