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翡翠鉴别之-优劣

2013-04-03 10:30:40 未知

  观察翡翠有句最基础的口诀,就是“色、种、水、地、工”,这5点也是自古到现在评估翡翠的标准。一件翡翠商品摆在面前,就要从这5点上去观察。下面我简单讲一下这5点分别都指的是什么:

  1、“色”就是指的翡翠的颜色,红绿紫白黑,形容色的名词那就多了,有葱心绿、黄阳绿、祖母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豆青绿、丝瓜绿、蛤蟆绿、瓜皮绿、梅花绿、灰绿、蓝绿、油绿、红翡、黄翡、无色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比较花哨的名字,很多都是相互重复的形容词,真实意义并不大,知道大概什么颜色就行了。“色”的鉴定还有句行话,就是要“浓、正、阳、匀”,意思是要浓而不淡,颜色正而不偏色,阳(鲜艳)而不阴沉,均匀而不杂乱,此为佳。

  也有人只将翠(绿)色分为两种:正色和偏色。除了翠绿、艳绿色外,其他绿色全部为偏色。这么去理解色,就简单得多。色在“色种水地工”里,是最重要的,但又不是最重要的。有句话叫“无种不看色”如果翡翠的种、水、地不好,看上去死沉沉干巴巴的,那颜色即便是再绿,也是绿的没价值(狗屎地出高绿是特例)。换种情况:当要在两块种、水、地都相当的翡翠里选择的话,那色的浓、正、阳、匀的比较又成了首要的了,微弱的色差都能造成几倍的差价,于是又有了一句话叫“色差一分,价差十倍”。当然也是看收藏者个人喜好了,喜欢色的,自然会对种、水、地的要求宽容些;而注重种、水、地的人,则反之。对于现在翡翠市场爆热的无色翡翠,我提不起兴趣来。我始终认为:既称之“翡翠”,必具有最明显、最传统的翡翠特征,那就是翠色(绿色),那些红、紫、白(无色)、黑、黄都是不像翡翠的翡翠。

  2、“种”,就是指组成翡翠的硬玉颗粒之间相互衔接致密程度。简单的划分就是3条,老种、新老种和新种。这个老种与产地无关,与坑口无关,只是形容致密度,就像形容西瓜长熟没有,结构老还是嫩。

  翡翠的形成时间有长短区别,种老,玉肉就细腻,水头也不会差;种不够老的话,虽然很多会有不错的颜色,但地子粗,细润度欠缺很多。有朋友的一件挂佩,地泛白,犹如没熟透的半白西瓜,实在是种不够老。可以说,对一块翡翠的综合品质而言,种份够老是必须的条件,即便有同样的色,种份够老的翡翠比新种的价值高太多了,也耐看。另外,新种老种的另一种称谓为“新坑”、“老坑”。原来所谓的新坑老坑指的是翡翠的出处地,现在更多的是用来说明种够不够老。这个概念,不玩翡翠的人很容易将新玉、老玉混淆。

  3、“水”就是透明度,也叫“水头”。是对翡翠通透程度的一种评价标准,水头越好就说明通透程度越好。水头的长短应该是直接跟种份的新老形成因果。新种(新坑)的翡翠,看上去就干巴巴的,我不太喜欢。呵呵,忽然想起,年轻姑娘才水灵灵的,女人越老越干瘪,这个倒是和翡翠正相反,题外话。

  4、“地”就是整个翡翠的主要载体,颜色也表现在这里载体上,水头和种也都体现在这个载体上,民间把“地”用很形象的各种名字来说明,比如豆地,玻璃地,冰地,蛋清地,花青地等等。

  也叫“底”。不管商业需要里出现无数个对“地”的形容词,我非常认同玉友的5个分级,简单明了,易懂就有点难了,呵呵。用粥的比喻亦是形象。顺带说一句,玻璃种和玻璃地,所指可不是一回事哦!对于中上品的翡翠而言,种和地可比色更重要的说。

  我比较习惯的是把翡翠的透明度和地综合起来分为5级:玻璃地(透明)、冰地(亚透明)、糯地(半透明)、豆地(微透明)、干地(不透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可能比较形象一点:拿一锅粥来比喻翡翠,粥是由米粒组成,翡翠是由硬玉颗粒意组成。豆地就像稠粥,可以清楚的看到由直径比较大的米粒相互黏糊连接组成; 糯地就像稀粥,米粒煮烂,看起来是略微带清透的浑浊; 冰地、玻璃地就是比较清透的淘米水了,浑浊感较少。

  5、“工”就是工艺,工艺有2个步骤:雕刻与抛光。工艺的优劣,通过大众的审美观即可分辨。

  我承认,好工往往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工钱比玉料本身更贵也是丝毫不奇怪的事情。更有许多许多的人惊叹于天工而花大钱进行这方面的收藏。我或许有缘会遇到一件以工为最出色的翡翠进而收藏作标本,但决不好此道。因为我喜好、看中的是翡翠本身的品质,我宁愿把买工的大价钱用来买一块更上品的玉料,如果要买精工,还不如买些岫玉之类的精工摆件,那些专门用来做雕件的玉料比翡翠和田便宜的多,也更适合发挥雕工的功力。当然,差得没谱的工会糟蹋了一块好玉料也是不能接受的。简单地说:我花了1万买来的翡翠花件,3千买工,7千买料,我个人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倒过来,那我是一定会要考虑考虑了。再有,真的是好工好料,总是用尽少的雕琢去体现玉料的完美;我看一件花件如果雕得过于繁杂,第一反应就要细看是否因瑕疵过多要避瑕而下的刀。真正好工应该是最简练的几刀就出神韵来。总之,尽可能保持好玉料的本色才为上品。所以我总喜欢讲“无字牌”,其对料对工都是决非一般的要求。另外,我一直钟情于传统题材,这也是我认为只有传统题材才是符合玉的特征之一。比如梅兰竹菊适合和田,龙飞凤舞、福禄寿适合翡翠。我见过一些类似半裸美人鱼、米老鼠等现代题材的花件,可惜了好料不说,还怎么看怎么别扭。

  翡翠的形容,一般也就是那些词,掌握了什么叫“色种水地工”,也就算可以看懂翡翠的说明书了。就像玩汽车明白了什么叫排气量,什么叫时速,即可通过这些数据来知道翡翠的大致等级。

  翡翠的“色种水地”不是单一存在的,是根据质量、颜色、水头相互衬托呈现出来的。种、水、地、色、工,5个要求,都是一级自然是精品,可是市面上见的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是色不足就是水不透。按照几何算法这5种要求又可组合成多种级别,哪种要求对于翡翠更重要也还存在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导致翡翠的价格评估往往不好做,看来真正规范化的评估体系实施道路还很漫长.

  我的收藏原则是:有遇见适合的,会考虑收特别典型的色、种、水、地、工的标本,但不会过分追求色种水地工的任何一面,要综合平均才能较客观地得出一块翡翠是否上品的结论。记得有个半辈子都泡在翡翠行业里的前辈说过:过度地追求其中的任何一面,那就是在钻死胡同。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翡翠的命名。描述翡翠的名称上一般都要综合的提到上面的几点,以说明产品的大致级别。比如(老坑玻璃种阳绿布袋佛)即是(种+水地+颜色+工艺题材)。还有一些代表着综合形容的名字,比方说花青种说明了有色但不均匀;豆青种说明了地子是豆种,颜色是豆青色等等此类。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景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