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音乐美术“对话”产生化学反应

2013-04-04 06:28:55 范昕

上海油画雕塑院让市民感受多重艺术

  日前,作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一个重要艺术场地,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让女高音歌唱家王作欣与雕塑家彭小佳进行了艺术的“跨界对话”,让普通市民走进平日“不可能进行逛”的油雕院,直接参与这场艺术对话的全过程。

  美术馆二楼展厅中央的百余平方米成了一个临时舞台,地面铺满了层层叠叠的松树皮,散发出淡淡的松木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剧场效果。雕塑家彭小佳的多件木雕女性人像作品和一台三角钢琴以几何图形布置,王作欣低吟浅唱地游走在雕塑作品间。半包围“舞台”的则是百来把折叠椅构筑的“观众席”——它显然满足不了观众的热情,座席以外更有自发形成的几圈站席。

  整台演出充满着即兴的灵感碰撞。无论是中国民歌《小河淌水》,还是歌剧《灵媒》的选段《莫妮卡之华尔兹》,当它们在这个艺术空间被演绎时,已经生发出某种奇异的化学反应,王作欣的歌与大提琴的嘶鸣、钢琴的转调融合,呈现出些许现代意味。王作欣坦言对彭小佳的作品一见钟情,在这样的场合歌唱“很有幸福感”,也融入了她自己不少的即兴发挥。

  王作欣与彭小佳,此前并不熟识,两人却同样生于1950年代,同样在198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有着极为相似的成长背景。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说,他们一个歌唱人间的真爱、一个雕塑生命的力量,看似是陌路人,其实是同行者;他们之间的对话,碰撞出的是一代人的交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场观众似乎原本被局限在两个小圈子里,不是音乐发烧友,就是美术爱好者,而在这样一次活动中,彼此都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艺术的魅力。

  上海油画雕塑院常务副院长肖谷告诉记者:“未来,油雕院‘遇见艺术’系列活动将常态化,结合美术馆的展览,探索美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之间的跨界可能。”在他看来,公立艺术机构应担起文化推广、提升市民艺术修养之责。“市民对艺术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某一特定的艺术门类上,而事实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陶冶情操是一个整体。市民将在艺术的‘跨界对话’中得到比单纯的展览更大的收获。在不同艺术门类灵感的碰撞、气氛的相互影响中感受和体验,他们不仅将拥有更为新鲜、立体的印象,也会随之产生更多的期待。”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