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就像烹饪:游本宽美术摄影工作坊笔记三
2013-04-07 15:07:09 释藤
窗外一直都在下雨,淅淅沥沥的雨声,给梅家坞的四周增添了一份宁静和习习的凉意。
清晨在滴答的雨声中醒来,竟然一夜无梦。或许是累的,当然我指的累不仅仅是身体的,还应该是内心的。笔者迄今为止参加过两次工作坊,这种高强度的集训班,给予学员和老师都是一种考验。因为要在短时间内阐述更多的内容,本身也是一种高负荷的运转,更何况每个人的脑子里还会去思考老师的话,想起如何结合自己的影像,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整一天时间的探讨,交锋、争论、学员们都渐渐熟稔起来,而对于游本宽老师的教学理念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就像导师说的一样:“工作坊的形式是希望给你们新的启发和另一种可能,我不能够给你们明确的答案,但是希望通过短短几天时间的交流,让大家找到自己的位置,用什么材料做什么菜,厨师就是你自己!”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很多人去思考。是的,摄影就像做菜一样,这个摄影师和那个摄影师之间,用同样的调料做出来的菜口味都是不同的,因此重要的是你如何去把控,怎么样才能够让菜的品质达到最好,这才是成功的要点。
4月5号。清晨9点。大家都早早地来到了课堂,等待导师的到来,将在今天第一个展示作品的摄影师欧阳世忠,更是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欧阳来自温州,或许浙江摄影界,大家对他的名字也是十分熟悉的,他从拍摄沙龙唯美的作品转向自己个人的创作,影像风格和语言也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浙江首届摄影新锐大展,他凭借一组《新地带》入选,并在数家杂志和报纸刊登,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其实更多的人关注的不是摄影师本身,而是对他影像的关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他的转变为什么会这么大,因此笔者也曾经对摄影师做过一次访谈,也希望和探讨这个问题。这次他带来的作品除了那组《新地带》,还带来了两组新的作品,其中一组也是《新地带》的延续,即“后工业时代”,另一组作品名叫《失落的灵魂》。这三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影像风格,“新地带”看过的人都大概会了解一二,观念性的植入,让影像具有了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而这次的新作品则是在观念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元素,新地带之后工业时代通过影像并置的形式增强其内容的力度和说服力,而那组“失落的灵魂”则是摄影师在不同场合拍摄的各种看似暧昧,不确定性的对象,他企图通过这些影像表述当下社会中更多纠结的关系,身份和表征。
欧阳没有用电子稿演示自己的作品,而是精心制作了手工书,三组作品,三本别致的手工书,摊在桌子上,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致和关注。从这些他亲手制作的折页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摄影师对于影像品质的追求,这或许是和他本身所从事的工作也是有极大的关系的。他是一个广告设计师,自己从事一家广告公司,以前曾经学过绘画,木刻、也喜欢书法,因此对于影像的呈现方式高求也相对会高一些。
看的出来游本宽老师对于欧阳的作品还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他从欧阳的作品当中细心做了帅选,用小纸条贴在自己喜欢的照片上,给大家讲述他自己的观点和对于摄影编排选择的重要性。通过他的演示和解说,学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盘菜炒好后,那个品尝的人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就像游老师说的话一样:作品也需要观众。
学员们还在导师的要求下,分别写下对欧阳作品的看法和意见,分别贴在黑板上,游老师要求摄影师自己对学员们提出的相应问题做一些解答,而后他进行补充,这样的互动,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因此作品讨论和分解的部分进行了将近2个小时左右才结束,摄影师欧阳开心地说:这次收获太大了!
来自台州的叶文龙是第二个上场的学员,他和欧阳一样,也从事和摄影有关的事业,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生意做的挺红火的。这次能够参加工作坊,听说也是忙中抽闲溜出来的,因为他坦言目前自己也处于一个转型期,他希望通过一些交流和学习,让自己能够有所提升和突破,因此这次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他更希望大家针对自己的作品提一些建议,让大家得到更多的启迪。
叶文龙所从事的工作,导致他和其他几个摄影师有所不同,那就是对于影像品质的追求非常严苛,比如打印的纸张,影调的呈现,丝毫不能够出一点差错。他在阐述时谈到:影像的品质,对于纸张这个媒介的选择,其实也是对自己作品的尊重,对观者的尊重,他希望通过这个媒介,让别人在观看自己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作品的传达的气息!这次他带来了2组作品,一组是黑白影调的,一组则是彩色的。这组黑白的影像似乎还是延续了他之前创作的一些风格,比如空灵啊,唯美啊、那种内心的情绪化流露的多一些,个人的喜好也呈现的更为明显,用摄影师自己的话说:这些就是自己创作的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借由这些影像,期望能够进入到另一个空间,那个空间就是属于自己的!
在那组彩色的影像中,笔者窥见摄影师本身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作品的气息和影像语言的微妙变化,从那些作品当中,分明隐约地透露出摄影师内心的观看态度,比如他拍摄的一些景观,开始关注当下,而不仅仅是关注个体的爱好,而是从人类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出发,用大画幅去拍摄这些宏大的场景,用画面本身去说话,而他只是静静地透过取景框在观看,至于留给读者的无论是批判也好,唾骂也罢,或许都是影像本身所不能够左右的,而他只是一个看客,但是这个看客已经慢慢具备了自己独立的观察,因此对于这样的变化,还是很欣喜的。无论结果如何,相信都会是一个新的开端!
游本宽老师针对叶文龙的作品和大家探讨了相机这个媒介的作用以及意义,因为很多摄影师在纠结用什么媒材更好,有的摄影师甚至在胶片和数码中徘徊,于是针对这个话题,游老师从叶文龙所用的大画幅相机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反问学员:工具对于我们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也明白地告诉大家,摄影师没有其他的修为其实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媒介不是最重要的,炒菜的人是谁,材料怎么烹饪是摄影师自己的事情,但是能否烧出一桌好菜,真的需要功力,而这个功力并不是相机本身!
导师的话给了学员一个很好的答案,纠结的几位学员似乎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意,都微微地笑了。
游老师用几句话结束了上午的课程,即:摄影师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不能把自己框住,尤其是器材。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