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吴悦石指画辑评

2013-04-10 17:28:25 未知

  悦石是这个时代时尚的对立面,是少数中的少数,他承接着赵孟螰﹁画贵有古意﹂的衣钵。真、朴、简之境正应了康南海在《广艺舟双楫》中所倡导的﹁高古﹂之境。南海虽力倡革新,但毕竟知道中国画的底线和道心所在。悦石便是按传统画学正脉成一己之全的杰出人士。所幸的是,他的﹁内美﹂气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也是笔墨文化他日必将复兴光大的预兆。

  ——程大利

  吴悦石先生的指头画天趣盎然、文气十足,是十分难得的妙品!

  指头画在我国绘画传统中是别调,有别趣,所以一直为文人画家所喜爱。高其佩、潘天寿、孙其峰等皆有指头画佳作。吴悦石先生精于笔画,偶一染指,妙得其趣。指头画的特点是“不见笔踪”,有意外意,有趣外趣,常能出偶然效果。当然这取决于画家的才情、修养、功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有了笔画的高水平,才有指画的妙趣。

  ——梅墨生

  吴悦石先生对毛笔的习性非常了解,故在宣纸上笔头硬朗,下笔率性,入纸自信、坚实;对笔性的娴熟运用到指头上,或许想体验笔外的过程趣味?抑或就想用别的视觉方式来解读线条在纸上的呈现?但在作品里我看到,吴先生用指用笔,其实仅仅是工具的不同,在章法结构、水墨境界等方面,则是完全一致的。看来对艺术家来说,工具其实并不重要,“居高声自远”,异曲而同工。

  在技法的运用上,吴先生作指画的过程我未亲见,感觉是用小指画细线,拇指画粗线,最多的是用食指画线,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或案头花卉都得其笔韵,看似随意,其实笔头上的功夫已是醇厚,而奇情逸趣,对吴先生来说更是信手拈来的事。

  ——汪为新

  指头画古而有之,名家辈出,清人南村高其佩曾为一时之翘楚。现代潘天寿别出心裁,为指画创作又一高峰。

  吾师悦石先生,不让先贤,于指画创作颇有心得,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博古,皆能遗形取神,自成风貌。先生所作指画古拙质朴,气韵灵动,生机盎然。当代指画,常被讥为野狐禅,不免流俗,惟先生独具文人气质,学者风范,品格高古,能做到不失之江湖,又可逃俗,不可不谓之高明。

  ——杨中良

  指画一科,由来已久。有清之际的铁岭高其佩于此途更见彰显。此外,指画亦为市俗匠制哗众于江湖,其自然沦为旁门左道。

  吴先生于指画留意甚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见与发明。

  在吴先生看来,手是心灵的延长。因此无论是用指头还是用毛笔来作画,都应当展示心灵的丰富性,其次才是指与笔的技法。

  吴先生的指画平实恬静,气格高雅,绝无怪力与机巧。

  所谓指画,是名指画。

  ——王登科

  吴悦石先生的艺术成就已被画界公认,他的作品造型简练,笔墨老辣,气骨饱满,每件作品都透出一种睿智和洞达的精神力量。吴悦石先生的指画创作同样具有这样的意义。虽然创作的主导材料从毛笔改为手指,原本的一勾一写变为指掌的一点一抹,但始终不变的是画作中所散发出来的浓郁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味和风神。人物依旧神态洒然,静坐礼佛者心如止水,仗剑钟馗正气凛然,花朵自在绽放,禽鸟自来亲人。从这些指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吴悦石先生在对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上,在指画技法的实践运用上,已远超时流,合道于先贤了。

  ——马龙

  吴悦石的指头画是想进一步证明与诠释国画“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的优点。骨法用笔就是中锋用笔,它能将一个人心手所发之力有效地入到纸内,并反过来能体现一个人画画时的精神状态。化而为大,用笔与用指头或用手掌或用指甲在他那里都是用心用气,都是他意识精神的延伸,只是传达媒介不同罢了。

  修心聚气到一定程度,草木竹石皆能为己所用。随心赋形,不滞于物,飞花摘叶亦可伤人……

  吴悦石擅化,其画作或笔或指,都自有他的一股精神气韵在。

  ——李作港

  读吴悦石先生的指画,第一印象就想到了禅家的“指月”。

  吴悦石指画,一如用笔,笔笔写来,指指生发,一指一笔,而发千指千笔、万指万笔。发之而为象,由象而达意,往往能意与古会。吴悦石善文,故其画意能到古人境地。

  昔铁岭高其佩以指画名世,观其所论,无外运用掌、指、甲,所谈技耳,非道也。吴悦石讲他自己的画,不讲技而讲意。他的画别有古意,自见风神,如此便达到了他的相对完满的“月”了。

  ——王振羽

  观吴先生这批指画,我心生欢喜,其中几张十分耐看。实则,若非吴先生笔画的修为,恐无指画上的造诣孤绝。所谓孤绝,我是说,指画自铁岭高且园以后,潘天寿是一高峰,吴悦石算是继起。三百年来,涉事指头画者,代不乏人,而成就特出者,寥寥三五人而已。笔画、指画,修为是一致的,要表达的情感、意境亦无二无别。

  吴先生的指画,善于利用指墨在纸的偶然痕迹,顺势生发,勾勒点染,俱见匠心。世之指画者,多见尖刻,吴先生能浑厚;世之指画者,多流于江湖杂耍,吴先生对指画的偶然效果把握得分寸适度,﹁奇﹂不犯正,﹁异﹂不伤雅 ,文而能古,格调自高。此修为所然,非力运能至,更非指笔之别。

  ——吕三 

(责任编辑:杨凌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