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七年之痒触碰GDP之痛 文化创意园何去何从

2013-04-15 09:40:17 未知

图片资料 

 3月24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在微博上透露“红专厂要拆”,舆论哗然。四天后,有着“草根文化地标”之称的星坊60,也传出租约期满后将拆的消息。从首个文化创意园开园至今,广州在培育文化创意园的路上已行走七年,这些曾被寄望打造成“广州名片”的文化创意园,在历经七年之痒后迎来拐点,何去何从成坊间关注焦点。

  2005年,国务院推出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为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了基本依据,全国多个城市的创意园区在此环境下诞生,广州也不例外。2005年11月,广州首个文化创意园———信义会馆开园。

  其间,广东提出“要努力争当全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排头兵”,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将是未来全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在这样的风向标下,广州的文化创意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集中在天河、海珠、越秀、荔湾四个中心城区,广州也常被业界作为研究全国文化创意园区的样本之一。

  “目前广州有36个文化创意园,仅有12个发展较为成熟。”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两周前对媒体说。文化创意园区大干快上的背后,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一些文化创意园区未能涌现最初期待中的创意,更未能产生骄人的GDP,一些文化创意园沦为“文化地产”。

  有关文化创意园,至今无“定”义。以至于办了多年文化创意园的国企东家,在接受采访时摸着脑袋问记者:“什么是文化创意园区?”

  “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暴露了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发展存在的不少问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尹涛说:缺标准、二房东现状、没有融入城市功能、缺乏政府适度引导、园区建设的路径依赖。且“二房东的分租形式,缺乏培育创意产业的思路,可能导致园区的发展偏离最初的规划,对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正在历经七年之痒的广州文化创意园,该何去何从?创意园的成长、角力或还将继续,政府规划经济用地与文化创意园生存空间矛盾,隐含着政府的GDP之痛;园区文化创意者与房东之间的矛盾,仿佛文化与面包的烦恼,前者想要孵化功能,后者似乎却只看重租金,尤其二房东。

  文化创意园区是让路于更能贡献GDP的金融或其他行业,还是耐心有序地给城市培育更多文化创意洼地?这是本届政府必将作出的抉择。正是基于此,本报对广州目前有地标性质的文化创意园区进行了逐一调查。

  需要强调的是,广州文化创意园从概念到实体,从受官家追捧到市场的优胜劣汰,都与两个方面大有关系:一是政策为导向的文化产业设计,二是以市场为基准的生存法则。为此,调查中,我们不预设立场,也不想滥用悲情的视角,毕竟有12家创意园发展得较为成熟,这说明文化创意园在广州既有现实的需求,也有生存的土壤。如果政府能节制对GDP的过度追求,避免被土地财政绑架,不抽离对文化创意园的政策支持,相信,广州文化创意园将生长得更有韧性。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