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plus评委专访]包一峰:将艺术植入品牌DNA
2013-04-17 10:02:38 彭菲
2013年4月1日,“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2)”之艺术普拉斯(PLUS)正式上线,该奖项旨在表彰去年年度内在艺术跨界合作领域中,最具创新性、艺术性和影响力的商业品牌,也是历年来“AAC艺术中国”中首度针对商业品牌的评选。4月15日网友投票渠道关闭后,7位专业评委对入围的商业品牌以及其案例进行最终的评定。
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有:著名艺术家徐冰、霖杰公关董事总经理包一峰、著名艺术家展望、著名艺术家叶永青、时尚传媒集团副总裁苏芒、《外滩画报》副总编曾进、智威汤逊影视制作总监鱼飞。
雅昌艺术网第一时间连线评委包一峰。他认为,与艺术跨界合作是强调品牌DNA的新方式。
艺术plus评委:霖杰公关董事总经理包一峰
雅昌艺术网: 包老师您好,如今品牌与艺术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包一峰:一些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长了,而消费者的观念由简单的追求logo到拥有更成熟的判断力。同时,随着品牌的店铺不断增多,其宣传角度会更加注重本身的品牌DNA,因此,与艺术跨界,或者主办、赞助艺术项目就是一种新颖的方法与平台。
雅昌艺术网:不同品牌在选取艺术家和艺术项目中,有怎样侧重点的不同?
包一峰:品牌的选择,是由其自身的品牌精神所决定的,而品牌精神是长期建立而来。不管是赞助群展,还是支持艺术家的个展,都有其自身的倾向。除当代艺术之外,还有影视、舞蹈等,切入点是不同的。
雅昌艺术网:很多国际大牌开始与中国艺术家合作,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而在商业合作中,艺术家和品牌之间怎样去平衡商业和艺术两方面?
包一峰:在国外,商业品牌和艺术的合作是很多的,也有比较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奢侈品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合作,是找到了消费者的平衡点,奢侈品不仅代表奢华物质,也有艺术价值。在商业合作中,艺术家借助品牌的资金去施展自己的艺术天赋,同时也要顾及到是否符合品牌精神,而商业品牌也能从艺术家这边找到文化诉求。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