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评:琴嘎“暗能量”
2013-04-23 10:56:26 张慧
琴嘎:暗能量
展览时间:2013年1月13日—3月5日
展览地点:北京 白盒子艺术馆
在这个充斥着正能量口号的社会,琴嘎公然打出了“暗能量”的旗帜,把被正能量的形式和口号所掩盖的冲突、矛盾着的现实揭示给人看。就如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电影《少年派》中动物版本的故事一样,对于现实的残酷和灰暗,人们总是不忍直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宇宙是由暗能量主导的,而不是通常所能见到的和目前已知的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能量。”一个社会的运转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起到决定性主导的往往不是人们看到的表象世界,而是在这表象之下涌动着的不可见的潜流,是社会的阴暗面和暗能量。琴嘎的艺术创作就是要把人们看不见的社会潜流或者人们有意忽视和美化的残酷现实呈现给观众,让人不得不直面这惨淡的人生。在《虚假的意外1》这件作品中,琴嘎将孔雀倒置在高高的油桶上,孔雀的羽毛并不如往常人们所见的那样丰满,也没有光泽。绕行一圈,丑陋的屁股便赫然入目。人们往往只愿看到孔雀开屏那一美好的瞬间,但在琴嘎看来,那却是一场“虚假的意外”,他所做的就是要将这虚假之外的部分,以真实而触目惊心的方式拉近给你看。
琴嘎的作品在形式上常常给人以视觉的不舒适感。他感兴趣的是“声音、空间和身体”,并且它们之间“是互相矛盾、对抗、彼此伤害的怪胎”,这种冲突和对抗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作品《药浴》中,那个周身布满溃烂的脓疮、流着鼻血沐浴的女子使人不寒而栗,浴盆中漂浮着的玫瑰花瓣和鲜血有着同样的颜色,混合着血水向女子溃烂的身体侵浸。玫瑰与鲜血,温柔与暴力并存。但在这里,温柔与暴力并不是一种平衡的关系,而是暴力将温柔同化,温柔掩护着暴力,成为暴力的“帮凶”。血水浸染着玫瑰,反过来,玫瑰使血液的颜色红得极致。与此相似,在《温暖的距离》中,通电之后的电热丝发出橘红色的暖光,给冬日的展厅带来温暖和热度。但正如一旁的警示牌所提示的那样,“温暖”是有距离的,距离太远就无法切身感受这热度,而距离过近则可能会“引火烧身”,最终只能“后果自负”。
展厅中比较有意思的还有两件与骰子有关的作品:《骰子》和《六倍法器》。如果撇开只能抛出1—6这六个数字来看,“骰子”在某种意义上与偶然性和随意性是等同的。琴嘎以掷骰子的方式来决定雕塑的尺度和体量,打破思维已有的惯性,赋予规定性的事物以偶然性。在这里,艺术家主动放弃了个体的主动性,赋予被动的事物以“自主权”;作品变成了艺术家的主人,将艺术家的特质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整合进了自身。在现今瞬间性和即时性当道的社会,偶然往往在不经意间出现,但它却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导着事物的发展趋向。或许,暂时抛开对世俗永恒的追求,让事物任其自由地发展,让偶然与偶然相遇,艺术家会在自我(观念)与作品(物质)之间找到平衡,作品会通过艺术家对“自主”的主动放空而实现最好的释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