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袖着故乡的墨香远行 TRAVEL WITH THE INK FRAGRANT OFHOMETOWN

2013-04-27 17:00:51 陈克年

  故乡陶厂,是皖东含山县城南一个不大的镇子,虽然经济并不富庶,也没有令人羡慕的美丽传说,但那一方生我养我的山水总是让人牵挂,那弥散在小镇和山村的墨香总让人时时回味。

  年少时,孩子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在那经济紧张的年头,无论家里条件如何,这时,总会给孩子准备些好吃的糖果和零食。家家都要贴上大红的春联,那满纸喜气和墨香让人们充满着幸福的希望。记得我们村有位读过私塾的蔡先生,瘦瘦的,个子不高,每到腊月下旬,就会每天义务给全村人家写春联,村民“先生”、“先生”地喊着,充满着一种对文化的敬意。那时,我总喜欢凑在旁边看热闹,那漂亮的行楷,写得极见功夫与风度,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他那专注的神情。

  上了初中,学校在几里地外的镇上。因为爱好书法,到了镇上的老街,每次路过一户加工面条的人家时,总会探头多张望几眼,因为那墙壁上贴满的大字让我的心里多了份向往与好奇。后来知道那是书法家邓大强的家,原来他父亲的书法也很好,而且对他要求极严格,大强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强的书法好,而且文章也甚有风骨。中学有教美术的唐绍尧老师,唐老师山水画得好,书法也很有个性,那时,他在安徽画坛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有幸有这样的老师,这对于爱好书画的乡村少年来说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遗憾的是,他只教了我一节音乐课后就调到高校任教了,所以,我羡慕几位比我年长的学兄,他们有更多有机会受到老师的教导。比如,现旅居上海的著名书法家包仕武先生,山水画家左年传先生,现在北京的书法家张义胜先生,就曾经常聆听唐老师的风趣幽默的讲课。可以说,这个小镇上,书画爱好者都曾经受过唐老师的指点,或者受他的精神上的影响,他让小镇上很多年轻的书画爱好者感受到温暖与力量。多年后,每当大家一起谈论小镇上关于书画艺术的事情,总会对唐老师和他曾经的往事念念不忘。尤其是唐老师几个子女都在绘画上有着不俗的成绩,让大家羡慕不已。后来,我入伍离开了故乡,也一直与唐老师保持着联系,他总会给予我鼓励,让我在洁白的宣纸与翰墨的芳香中找到了无穷的快乐。人生有时就是那么简单的幸运,因书法取得一些成绩,我由战士破格提升为军官,是我不曾想到的,我想,当是内心深处对书画的虔诚热爱让我的人生有了机遇与阳光。

  小镇上也是可以做大事的。八十年代中的一天,当时还在故乡的包仕武就做了件让小镇人敬佩的大事,仕武不但书法写得好,而且有着极强的组织能力,他发起成立了寒清书社,这个沙龙性质的书法组织让小镇上的书法爱好者有了更多的交流。因为他家的经济条件好,房子又宽大,而且人也仗义热情,所以,大家经常聚在他家交流。那时,大家都很年轻,有着相同有爱好和梦想,倒真有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有时,直到深夜才会散去。

  如今,很多人已经走出小镇,而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只是,不知道是否还有在春联旁好奇留连的少年?不知道小镇是否墨香依然?

  袖着故乡的墨香,让我内心深处多了一份宁静。我相信,那些和我一样客居他乡的游子,偶尔也会在醉人的墨香里忆起旧时往事,然后,充满期待地执著远行!

(责任编辑:李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