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柒舍雅集】水墨语言的变化过程
2013-05-02 12:01:20 周雪松
2013年5月2日,雅昌圆桌——“柒舍雅集 70后当代水墨研究之三”在农展馆艺术北京柒舍雅集举办。柒舍雅集是自发形成的70后当代水墨画家自由群体,他们师承美术学院的优良教育,同时不甘囿于学院教育的束缚,在上一代水墨画家探索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担当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和使命,对于他们的关注和创作研究,无疑是对时下乃至未来水墨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小同
与会的艺术家们对多年来作品图式、语言的变化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杜小同说:“这个不好讲,那个自然地就过来了,什么人物怎么出来,回到人物思考问题,那个东西在当时的想法当中,后来我为什么把环境放大,周围跟人物有关的周遭环境单独出来,现在看人物越来越退到后面去了,跟生活境况、跟很多思考有关系,后来思考人物的东西还是给我很多很压抑的一种东西,后来我想这个东西跟我真正想思考要表达的东西还很吻合的,语言上完善的程度很吻合,后来我在风景里找到更好的方式,后来自然就找到这个了,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就是人物跟风景也没有太大的主次,后来慢慢人物越来越从属整个大环境,特别自然地走到这儿来了。”
秦修平说:“一开始胖子这个形象我特别喜欢,这种喜欢完全是感性的。画着画着我觉得单单画一个胖子没有什么意义,应该承载点儿什么,包括你对社会或者对你个人这样一个想法的承载。当你觉得里边有问题,或者社会你感觉哪方面有问题会承担这样一个载体。当你突然又发现另外一个东西,有时候又会成为一个像气泡一样会吹的很膨胀的感觉,有的时候又是很游离、很孤独的,当你的心情是什么样,他可能就出来扮演这个角色,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另外一个东西唤起我此时此地的感觉,堆集、相等讲低碳这些东西,慢慢的就会给他一些理性的思考、产生的意义或者什么关系。慢慢的赋予这个东西一个东西,最终也不是明确地跟你想的是对等的,这就是我现在一直还在画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这个东西已经是面纱都没了,完全应该是什么样,可能觉得不能往下画了,要换成另外一个东西,还是要有不断找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孙浩:“刘庆和老师我研究生时候的老师,教我水墨人物。刘老师这一代人对我是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其实当时有很多思路以及创作方式,都是接受了刘庆和老师、田黎明老师、姜吉安老师对我们的启发。我们也因此拓展了视野,打开了一个很大的格局,我们从他们开拓这条路的基础上又做出了我们自己新的个人的部分。”
孙浩
秦修平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