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摄影语言的记录和还原
2013-05-03 13:39:24 未知
这个展览里头至少有三个不同维度能够感觉到这里头的变化,当然也看到另外一个介入了一些所谓跨界的,就是录像、新媒体这种方式的介入。至少看完展览之后第一个感觉是这个项目跟当年美国农业调查局FSA有点儿像,这两个之间你们怎么看它的关联性?都是项目制的用摄影方式进行带有一种考察式的、研究性的方式,这两者之间你们是怎么看这个关系的?
藏策:这个事是这样,我以前是最早研究摄影理论,研究的纪实摄影的理论,而他恰恰是拍西海固拍纪实摄影成名的人,恰恰在我研究了几年之后,因为我是从语言符号学切入,我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一个结论,影像是根本无法还原它的意义的,它只能还原空间,实际上摄影语言是什么呢?正好李媚老师也说过,她说:“摄影语言不是符号、光影、点线面不是的,那都是材料,真正的摄影语言是之间的关系,是语法、是句法。”
王征:甚至是句式,浅一点就是句式。
藏策:有什么关系,不是说某一样东西,不是单纯的光什么,它是这些东西组合的关系。我从这儿切入,研究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摄影所谓记录性是记录一种所谓的印痕,是现实空间的一种印迹,是一种痕迹,是一种标志,它只能还原的是一种空间关系,比如现在拍我们几个人还原的是我们坐的几何空间,后面的背景是这些,录像可以,但照片还原不了我们谈什么东西。最接近图像本质的是现象学,就是拓扑空间的,研究空间关系而不是意义关系,意义关系往往是视觉错觉引起的一种跟他本身现实的东西没有关系,是一种假象的东西。因为人是意义的动物是要给添加上去的,是人为的添加上照片的意义的,社会学也好,人类学也好,是添加上的,是我们发挥上怎么写说明,用罗兰巴特说是“铆固”,用文字把它铆固在一个意义上,实际上它是多维、开放的,我们把它铆固上了,真正所谓记录还原是现象学,是空间关系。恰恰这个时候他找我谈《像说》去了,他恰恰开始对纪实摄影反思,对他自己开始反思,我们俩一拍即合,聊的共同语言就非常多。
这次我们一开始商量学术整个学术框架、切入、学术理念的时候,一再地想我们不按照那个什么,不按照当年美国农业安全局的方式,它是一种社会意义的,社会学意义的一种调查式摄影,纪实摄影里边一种调查式摄影,我们不是走这个路,但是恰恰在更高层的意义还是人类学和社会学,但不是直接的,不是图解式的,我们弄一个条条框框说他们这个有多少人口怎么回事,那种机械式的我们不要,而是变成一种什么呢?我们回归到所谓的本心、本性来看看它的视觉天性到底怎么样还是人类精神上的关系,这个跟我们这些年对摄影的探讨有关系。我后来发现中国好多摄影,包括学摄影,包括摄影爱好者学摄影,他们永远的一个出发点是什么呢?包括我们的摄影教育和影学习都是这一个路子都是向外求,比如发烧友开始就想对器材怎么求,说哎呀我拍不好这个东西是因为我这个相机不够好,我没有这个镜头,我有这个镜头还缺那个镜头,最后买一堆镜头,成了器材收藏家他的摄影也拍不好,然后说光有器材还不行得去更远的地方,于是跑西藏、跑新疆、跑非洲、跑全世界转一圈,然后最后说还没拍好,怎么办?技术不好,于是学技术,学怎么拍,怎么怎么着,于是说多重曝光怎么玩儿,那个怎么玩儿,后期怎么玩儿,怎么PS,但是这个有用,确实是有用,他的根基是什么?
就是理念,理念就像一个大厦的根基一样,理念正确技术都是增砖添瓦的事才有意义,如果理念本身就不对,就偏了,这些技术学了半天还是没有用,变成一个很匠气的,一个摄影匠,我们想原影像理论回归本心、本性就是讲这个,就是先不要往外求,我们一直思路都是往外求,我们向内求,为什么?所谓格式塔也好,完形心理学这些东西研究的东西都不是外在于人类的,都不是一个外星人或者一个什么神来规定一套人的视觉节律,然后强加到你学,恰恰是总结了人类内心天性、视觉天性中已有的成份给归纳了,于是我们你真正的老师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好多人影友拍不好恰恰不是因为他学的不够深,而是因为他受污染了。
蔡萌:心灵受污染了。
藏策:被那些俗套影像给带到沟里去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想回归到内心,对那些没有接触过视觉的,比如农民,刚才说农民影像就是给带沟里去了,他看报纸上宣传片怎么去拍他也模仿那个去拍。看拍糖水片怎么拍他也模仿去拍,就拍不好,就给带沟里去了,恰恰失去了他内心视觉天性的东西,而上圈这些村民因为他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没有手机信号,也没有用过什么相机,电视才刚看了一两年,电才有几年,他以前没有接触过,也没有画报什么东西,所以恰恰这些东西无论是他的小孩还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他恰恰是内心里头视觉、人类视觉天性保留相对要完整,所以看他们要怎么拍。
这个拍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是我们发现在那里头,有很多以前已经总结出来的模式、构图、图式方式,在他没有学的时候他内心已经有了,这是一个意义,可以证明我们学习摄影不是学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是把你内心的东西发掘出来,经过培训变成熟了,这是一个,可以证明这么一个道理。
还有一个更有意义的道理,这个图像后续我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比对和研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道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格式塔也好,什么也好,黄金分割率之类的还有好多没有总结出来的,还从这里发现,发现一些我们现在已有理论没有总结出来的东西,但是一看他的呈现也成立了,说明视觉天性里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我们把它总结出来,岂不是给我们摄影提供了更多的灵感,给我们认识人类的视觉天性提供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它的意义在于这儿。而这些东西本身跟人类内心的东西,跟人类的东西是脱节了吗?没脱节,他是一个更大、更高的层面,是一个更大系统里边的人类学,而不是说不要人类学,不是机械的狭隘的。
蔡萌:好像感觉这次最大的发现是通过这些村民本身拍的影像发现了一些探知到内心没被污染的内心那部分。
王征:说实话先开始从视角研究,原来想研究他的视角,我经常说人总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角度,看一个杯子的时候你从这个角度看,我从这个角度看,实际上我们都只看到了事物表征的某一面,就是你算360度,上下左右前后都看一遍也还是它的表征的一面,就是你把它锯开以后还是内在的表征,我们一直在说有没有可能观看是没有问题的,每个人都像瞎子摸象,只摸到一块,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我们一直在寻找原点的一些东西,我们还有没有可能特别是在中国,包括我们自身还有没有可能创造一个维度式的东西,而不是角度,角度是解读的、是观看的一个结果,维度是开创的,以我们内心为原点,以本体为原点,以影像本体为原点,假如在前后左右点一个点出去就是一个大的锥面,这个概念。所以始终是在这个角度下考虑,包括文学与之间的越界也是希望在共同发现和文本之间产生一个新的可能。这个就特别重要了。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