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奇怪异非潮流”新时代陶瓷创作谨防误区

2013-05-06 12:40:36 丁振宇 张虹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时代感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往往在认识上混淆不清。特别是抽象艺术介绍以后,出现一种趋向,以为表现形式越怪,越奇,也就越新,越有时代感。似乎新奇就能代表艺术的时代潮流,就把握时代感。笔者觉得这样的认识是把艺术创作和社会审美意识的关系简单化了。艺术品自身的美离不开社会审美意识的制约,或者说是影响而单独存在的。作品是艺术家和社会审美意识之间的媒介,艺术家通过这一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趣,或对美的探索。当这些东西被观众接受起到潜移默化的审美作用时,艺术家的使命才真正完成。
  艺术的表现是主观性很强,也就是个性很强的东西,但光有个性而缺少共性的艺术是很难和观众产生共鸣的。感情上得不到交流,结果只是孤芳自赏。当然这并不指那些确实站在时代之前而未被认识,尔后却被公认的作品。时代感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这是很抽象的概念,但评论作品时它却显得很具体。比如:如果我们要评论古人的作品,往往就要联系他们所处的时代,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它们和同时代的作品比较着评论。当代作品的评论也一样。如果在评论古代作品时用现代的审美要求、标准去衡量,就使人觉得太苛刻了。如果当代的人不加消化、取舍用古代方法来表现现代的事物,那么时代的差异也会十分明显,时代感在这时表现得非常具体。至于当代人描写古代的人和事物则也需要注意那个时代的特征。因而是否可以说时代感就是该时代的社会意识的总和。而艺术上的时代感则是该时代的先进思想、知识、文化、科学技术等在审美意识上的反映。而这种反映并不是按正比例或者镜子似的反映。也就是说,不是当代的科学技术发达了,有了什么新发明,而这种反映就新了。艺术上的时代感往往应反映整个时代的本质面貌,通过艺术品的感染使人们大众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唤醒他们心灵里美好的东西。如果离开这些要求,单从自身的需要创造什么形式、风格,都不可能真正具有时代感。
  各个时期的艺术是有区别的。新的时代应该具有新的表现形式。这个新字不应只理解为从前所没有的新旧的新,而应理解为充分表达了新时代的面貌,新的精神,新的意义。在艺术史上,先辈创造了无数的表现形式,各个流派中有影响较大的,也有影响较小的,有继承而发展的,也有倒流回归的等。不管怎样,探索、发现新的表现形式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符合时代的精神,否则是无法生存的。西方的抽象派艺术发展到这样,是和它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系分不开。也可以说它是那种时代的反应。我们现在也并不反对借鉴一些新的手法。例如超写实主义的表现的现代人物,抽象主义表现的花卉,传统国画当中的泼墨技法也被常用于陶瓷山水的创作当中。新的陶瓷工艺技法也被艺术家们用来表现自己独特艺术语言。
  我们的时代正处在新旧交替,除旧布新,大转折,大变革的历史新时期,新人新事层出不穷。艺术家自然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时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服务时代的好作、佳作。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