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州桥同时代古桥重建天日 曾是"荥泽八景"之一
2013-05-10 09:22:31 刘海永
与赵州桥同时代的郑州惠济桥的 “复出”为开封州桥的挖掘提供了范本。在隋唐大运河申遗中,期待开封州桥“重出江湖”。
近日,郑州市的惠济桥在历史长河中沉睡多年后被唤醒,发掘出来并展露芳容。该桥是始建于隋唐时期的三孔石拱桥,与赵州桥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经历代加固修复,现存的这座桥修建于明朝。惠济桥下的河流史料记载名叫通济渠,后来演变叫汴河。惠济桥印证了郑州作为隋唐大运河枢纽的重要地位。
惠济桥是“荥泽八景”之一
时光倒流千年,当年的惠济桥村就曾是老荥泽县一重镇,桥下百舸争流,千帆竞渡。桥的北面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荥泽口,是水上交通枢纽。
惠济桥,由青石砖建成, 3孔拱桥,宽5米、东西长40米,桥上有18根栏杆,相传每根顶部都有一尊铜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头建有壮观的桥楼,桥上行车行人,桥下船舶往来。清人作诗赞曰:“彩虹天半落何年,惠济美名到处传。”
“惠济长桥”是“荥泽八景”之一。惠济桥附近曾经十分繁华,明朝嘉靖二十五年《重修龙岩寺归寂殿碑记》描述,明朝初年,龙岩寺的旧寺区位于惠济桥旁边。据清顺治十六年《荥泽县志》载有“地钟人文萃物华”之誉,称“碧栏石瓮势若长虹,附居者烟火千家,往来者贸迁万种,民未病涉,诚一邑之雄镇也”。乾隆十一年的《荥泽县志》有诗赞曰:“野店山桥送马蹄,白沙青石洗无泥。泊船秋夜经春草,明日看云还杖藜”。可见惠济桥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一度繁荣昌盛。
石拱桥出现于东汉
我国的石拱桥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由于这种新的桥型坚固、耐用,又方便通航,很多地方都涌现出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石拱桥。
岁月流逝,河道沧桑,道路变迁,古石桥历经战乱、洪水洗礼,风骨尚存、精髓未失。它们以其独特的技巧、浓郁的特色、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闻名于世。石桥遍布神州大地,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如一部部灿烂的艺术史书记载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展示着我们曾经辉煌的历史。
著名的石桥有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江苏苏州的宝带桥、北京的卢沟桥、河南开封的州桥等。
“见证”过杨志卖刀的开封州桥
依旧长眠于地下
州桥是开封的一座古桥,修建于唐朝建中年间,1984年考古发掘后又掩埋地下。州桥又名天汉桥、天津桥,清代俗名周桥。当时,汴州(今开封)节度使李勉在开封城南门附近的通济渠上,建造了一座石桥,名为“汴州桥”。通济渠处于当时大运河的中间,漕运繁忙。
北宋时,通济渠改称“汴河”,“飞虹百尽,雄跨汴河之上,实为一方胜概”。据有关史料记载,开封的州桥镌刻精美、构造坚固,是石砌平桥,有许多青石镂刻的桥柱,以及镌刻着精美花纹和图案的石梁、石栏、石壁。桥下汴水流淌,桥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州桥在开封的御街和汴河交汇处,从皇城到南城门、朱雀门,州桥是必经之地。所以,州桥是当时开封城里横跨汴河的交通要道。月明之夜,有许多人在州桥上赏月,月波柔美,皎月沉底,“州桥明月”一直是“开封八景”之一。宋人周密记载:“天津(汉)桥有奇石大片,有自然华夷图,山青水绿,河黄路白,集然如画,真异物也。”《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穷困潦倒,只好沿街叫卖祖传的宝刀,他走到州桥,遭遇了当时开封城里的泼皮牛二。牛二对杨志无理纠缠,杨志最后怒斩牛二于州桥的桥头。1127年,金兵攻陷开封,曾经繁荣的州桥,成了一个朝代兴衰的见证。
香车已尽花间市,红袖歌残水上楼。州桥依旧长眠于地下,开封州桥和郑州惠济桥曾经横跨同一条河,惠济桥的 “复出”为州桥的挖掘提供了范本。在隋唐大运河申遗中,期待开封州桥“重出江湖”,给世界以惊喜。
(责任编辑:张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