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版画力量”调查之一:版画双年展的引擎

2013-05-18 06:00:05 周永亮

 

  2013中国·观澜国际第四届版画双年展5月15日开幕,分别在观澜版画基地东区艺术部落与观澜美术馆。3天后,深圳文博会正式拉开大幕,42个分会场呈现这不同的文化大餐。

  经过之前三届的发展,深圳市政府和中国美协的直接介入,观澜版画双年展已经发展为中国目前届数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大的版画双年展。跟其他的双年展相比,观澜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品牌,但也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问题,运营模式和产业化、市场化方面都还在持续探索中。

  “单刀直入”赴双年展

  观澜版画村,深圳的司机大多隐约听过有这个地方,但具体的位置可能不太清楚,虽然“版画村”三个大红字赫然立在村头。之所以在观澜设立版画村,“其实初衷是为了保护当地的客家文化,在进行文化普查后发现,这里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陈烟桥的故乡,于是在此地设立了观澜版画基地。”观澜版画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康说,版画基地也已经连续七年成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从第一届到第四届的版画双年展也在此举行。

  进入版画村,在版画工坊对面,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康剑飞和刘礼宾共同策划的主题展览《单刀直入——论版画中的直接性》。康剑飞作为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秘书长介入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工作开始于2011年的第三届,刘礼宾则是首次介入。

  之所以选择刘礼宾一起作为策展人,康剑飞说:“第一,我个人跟他比较熟悉,我们是美院的同事对他的学术理念我很了解也很赞同;第二我想版画的发展离不开理论家的支持,而与其作等别人的关注,不如我们主动邀请理论家进入。”与此同时,在版画的其他活动中,康剑飞也积极组织盛薇、鲍栋、杜曦云等理论家加入其中。

  一起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们特意站在了谭平的作品前,“谭平其实不仅仅是版画家,而是一位艺术家,版画仅仅是表达的一种方式。”版画语言的研究最终是为了艺术的表达,所以他们的作品体现的更多的其实是版画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康剑飞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的。

  主题展览是从第三届双年展开始增设的,最初的目的是而组委会为了体现双年展的学术高度,平衡整个双年展的评选机制所造成的部分学术空缺。上一届是苏新平策展的《从版画出发》,展览主要强调作品和版画的关系。今年我们的主题展参展艺术家有李宏仁、谭权书、吴长江、谭平、苏新平、王华祥、李晓林、王兵、李康、王霄等17位艺术家。

  在目前举办的双年展模式来说,邀请展和征集、评选是主要的两种方式。首届滨海国际版画邀请展、首届灵石国际版画邀请展都是以邀请形式进行,主办方邀请艺术家参与,多为已经成名版画家,部分青年版画家。但两者又有不同,“天津滨海试图以展示交易为主,山西灵石则以收藏展示为主”。

  上海、云南、观澜等地双年展则主要是以征集、评选的形式。“全部作品都是采用直投形式,艺术家把作品或照片寄送到组委会。国外部分因为涉及到反复的邮寄经费问题,他们是直接寄送原作;国内部分是先寄照片。”康剑飞说,“最后由11位评委来评选。而从送件作品的数量和最终入选作品数量的比例来看,入选实际上相当困难。”

  对于观澜这种之前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来说,将双年展作为一个学术交流、沟通的平台,汇聚全球尽量多的艺术资源,并且打造观澜的文化品牌,在当下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外向、年轻”的双年展

  主办方在介绍此次双年展时,有一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此次参展作品共有3900多件,海外部分有2200多件,来自80多个国家,最后是285件入选,15件获奖。

  在15位获奖名单中,只有5位是来自中国,仅占1/3,其余10位分别来自南非、美国、波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在2007年第一届观澜版画双年展时,也是有15件获奖作品,5件来自中国;2009年,11件获奖作品,2件来自中国;2011年15件获奖,1件来自中国,国外的获奖艺术家所属国家每届都有所差异。

  无论是从海外部分参展的数量,还是获奖的数量来看,国际化是观澜版画双年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跟观澜双年展自举办之初的定位有关,“双年展从07年创办至今,我们都有一个原则,首先要全世界的艺术家看到中国的版画的发展,然后吸引国外艺术家参与,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交流。”李康说。

  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困难程度可能超过了人们想象,当时因为第一次办和没有品牌,“完全找到联系人,采用了邀请展的方式。”现在观澜做到第四届,已经了解相对完整的国际版画网络。国际范畴内重要的版画机构,版画的策展人、艺术家、学院版画专业的负责人都与观澜保持联系。目前观澜双年展的征集方式是媒体发布,与定向发放邀请函相结合。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已经成为国内届数最多、参与度最高、国际影响最大的版画双年展。

  除了非常“外向”,观澜版画双年展还非常“年轻”,虽然观澜目前已经是国内举办时间最长的。根据组委会对国内入选的作者情况统计发现,1970年以后出生的占到了90%,这也说明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年轻化,而在其他双年展也有类似的倾向,但在观澜格外明显。

  这跟观澜的直投方式有关。“我们评委不可能对每一件作品的相关背景做到充分了解,所以我们评选所依赖的仅是那些“缺少了背景的图像”,我们只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去评判我们“目光所及”的那部分。”康剑飞说。抛开艺术家的艺术经历、个人故事等,评委要完全凭作品判断艺术作品的优劣,这无疑将很多名气、已取得的成就抛开。

  这虽然是一次机会,但对于已经成名的版画家来说,落选的风险大于获奖的好处,所以很多知名版画家避免参与此类评选,这也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如果一位艺术家在评选中获得了好名次,那下次评选时很多时候是不会参加的。

  之所以说是“年轻”的双年展,也是因为此次的策展人康剑飞和刘礼宾,他们都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可能对部分年轻版画家产生了一定吸引。

  “南观澜”的下一步

  对于今天的观澜,李康可以感到自豪,观澜的品牌效应正开始凸显,“南观澜”的称谓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而北方虽然有百雅轩、虚苑、悦美术馆、中间美术馆等从事版画推广的机构,但一直没有形成版画的领军品牌。

  其实,在“南观澜”的背后是政府的大力推动。观澜版画双年展最初是由中国美协、深圳市文联、宝安区政府、龙华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双年展是建立在观澜版画基地基础上的。双年展组委会是双年展的决策单位,观澜版画基地管委会是双年展的具体实施的单位,“给了五个事业编,二个雇员编”,观澜版画双年展最初就打上了深深的政府色彩。

  也正因为如此,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不必为资金担忧,政府的拨款免除了后顾之忧,这也成为区别于国内版画双年展的重要方面。“深圳做文博会,带动了版画基地和双年展的发展,此前青岛、北京、云南等地也做过版画双年展,但是因为资金的问题不能持续。”从第一届就开始参与的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吴长江说。

  据了解,青岛、北京的双年展在做完首届后由于种种原因都未延续下去,上海双年展主要的执行者是现任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的卢志平,云南展的执行人也是艺委会的郝平,但由于年龄以及经费的问题,现在还不好判断是否可以延续。

  其次,对于观澜版画双年展,版画基地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我们脚底下的地毯和所在的房子都是为了双年展特别制作的,在北京、上海等艺术机构发达的城市来说不算什么,但在深圳做成这样真的非常用心,这都是一步步改善成这样,包括灯的安装、画册的设计等,其他的双年展我们也在做,但推广力度和长效性很难达到。”康剑飞表示。

  作为版画双年展的主办方之一,中国美协提供学术支持,“评选组织工作中,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专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选择、评选作品,组织展览主题,都是挑选世界有影响力的专家来做的,它的学术性、影响力在国际上是重要的。”

  对于双年展的未来,康剑飞非常有信心,“虽然现在仅仅举办到第四届,但观澜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凸显出来了,已经成为国际版画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常规关注点。当然双年展也需要时间,等双年展举办到十届或二十届的时候,我相信观澜版画双年展一定具有非凡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周永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