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夏禹: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肩上的责任

2013-05-30 09:05:30 黎智铧

         

夏禹《手系列十五》

  夏禹,80后青年艺术家。

  夏禹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在这个蓬勃向上的社会中另一种可能:我们不一定需要定位自己是什么,也不一定需要确定自己要成为什么,但是我们至少知道,我们不想要是什么,也不能是什么!对作者来说,还有更高的追求在于一种文人情节。

  夏禹画面中所描绘的人物,不是躺在床上,便是有些看似与众不同,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当夏禹美院毕业后,他不想画画,也不想找工作,所以办了一个美术培训班;而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过半年,想完成做电影的梦的他也最终选择放弃;夏禹其实还想过做动画,无奈这又另一项强技术的活儿,夏禹明确的知道自己做不了。于是最终,他还是回到了绘画上。

  “青”这种极为素雅的颜色,或许最能映射出艺术家夏禹目前的艺术状态和文化理想。他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算是科班出身,但却对元以前的中国文人绘画抱有极大兴趣。在他看来,青色才是最能代表中国文人传统的颜色,可走到现在,这些文化传统几乎都消失不见了。所以有时候,夏禹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絮絮叨叨的书生”,就是希望能为续接这个传统尽一份绵薄之力。但有时候,他又对自己的“絮叨”表示出某种不屑,因为在他看来,绘画的本质更应当是“描绘”,因此“真的没有必要絮叨太多”。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夏禹身上的这种矛盾呢?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暗含着艺术与社会、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永恒矛盾,倒毋宁说是艺术家主动选择了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肩上的责任。

  从这幅《手系列十五》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朦胧,同时,洁白的双手放在一张较旧的木桌上捧着一本书,书上好像划破了一个小孔的画面。而这幅《手系列十五》继承了作者的一贯风格,就是以“青”这种极为素雅的颜色,或许这样的呈现方式最能映射出艺术家夏禹目前的艺术状态和文化理想。这幅《手系列十五》的画面上可以反映出作者把己定位成“一个絮絮叨叨的书生”,就是希望能为续接这个传统尽一份绵薄之力。体现出作者的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肩上的责任。

  夏禹的作品参加过国内很多展览,如:2011年北京玉兰堂“ 尴尬——夏禹作品”, 2011年北京“春寒——当代艺术展,龙德轩艺术中心”等等,夏禹的作品具有市场的新鲜感,市场上流通夏禹的作品很少。夏禹自身创作严肃认真,夏禹的作品具有很大更好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夏禹的作品是值得拥有。

 

玉兰堂欣赏更多夏禹作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秦德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