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胎珐琅器收藏 清代艺术品精工之作
2013-06-13 14:22:07 狂狷
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一对 口径22cm高1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在里面加上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并用油调和,就称为珐琅彩。珐琅彩细腻精妙,最初是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深受皇帝喜爱,后来在宫廷中烧造,是当时皇室用品或作为赐品,民间留存极稀。
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一对 口径22cm高1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在制成的铜胎上,焊接上用铜丝弯成的各种图案,再在空白处填上珐琅彩料,入烘炉烧,就是掐丝珐琅;直接在胎上用珐琅彩料绘山水人物花卉等图案,入烘炉烧,称画珐琅,画珐琅的胎有瓷、玻璃、铜等多种。今天我们介绍的这对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是铜胎画珐琅器。
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一对 口径22cm高1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这对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高12厘米、口径22厘米、撇口,长颈,束腰,鼓腹,底足外撇,圈足,底部有“乾隆年制”款。瓶身双面上下绘开光八仙纹饰,绘制细腻艳丽,八仙形象丰满,姿态各异。花觚这一瓷器品种产生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康熙、乾隆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
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一对 口径22cm高1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像这对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是从实用器转化为观赏艺术品的代表,在清代贵族中也是炫富的资本,系当时“官窑”生产的御用品,较为珍稀,升值空间大,值得倾情收藏。
黄地开光铜胎珐琅八仙花觚一对 口径22cm高12cm(图片由商家提供)
(责任编辑:谷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