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岭南藏书票受欢迎度不高,“这恰是良机”

2013-06-16 13:22:14 韩帮文

——藏书票进入门槛低、市场价值逐渐显现,有资深藏家指出

  “尽管名家藏书票存世量不多,但售价仍然不高,巨大的市场潜质不可低估。目前岭南拍卖行尚未有举办过藏书票专场,受欢迎度并不高,但这恰是收藏良机。”

  ——省拍卖协会会长雷敏

  “现在我买到的是全世界已知最好的一批藏书票,数量之大超出想象,希望未来在全国各地建立专馆。”马未都在媒体上几句轻描淡写的话,被资深人士读解为显明的市场信号——冷门藏书票有望翻身,藏书票市场行情到底如何?

  收藏门槛低,但仍不普及

  藏书票本是藏书的附属物,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通常以木刻、石刻版画为主要表现形式,设计各种美术图案,署上“某某藏书”、“某某之书”、“某某爱书”、“某某珍藏”等字样,并刻有国际通用的藏书票标志“ex-libris”。从功能上说,藏书票和藏书印一样,只不过藏书印是盖在书上,藏书票是夹在书中,都是藏书的标志。

  这一艺术大约在上世纪初传入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使用藏书票的作家、艺术家不少,如叶灵凤、郁达夫、李桦、唐英伟等等,都制作过许多风格独特的藏书票。

  但就是这样一张小到不起眼的藏书票,因为凝聚着读书人的品味与艺术家的才华,文化价值颇高,被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目前,藏书票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文化收藏活动,诸多顶级藏家竞相追逐。

  “因颇值得把玩与欣赏,藏书票早已有独立的收藏价值,其意义已远超藏书的工具这一层次。”藏家杨先生如是表示。

  广州美术学院教师尹秋生创作版画已有31年,从一开始抱着玩票的心态制作藏书票,到后来成为一个专门的藏书票艺术家,他既为藏书票着迷,也为其“打抱不平”。他曾对媒体表示:“藏书票还不是很普及,只是行内人在玩,但无论对艺术家还是收藏者来说,藏书票都是门槛很低的艺术品种。”

  名家藏书票存量少,潜质不可低估

  在国外,一张名家制作的早期藏书票,早已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美元;在我国,藏书票市价依然不高。上世纪90年代末,一张名家创作的早期藏书票仅售几十元,甚至还不如一张旅游景点的门票值钱,近几年来,藏书票收藏有所升温,尤其是名家制作的早期藏书票升值较快,在拍卖场上很受关注。

  2008年,中国嘉德就举办过名为“书间精灵/Exlibris”的藏书票专场拍卖会。这场“中国首届藏书票拍卖会”上,虽然总成交额只有51.6万元,但是票主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藏书票,和我国新文学作家叶灵凤制作的藏书票,均以22400元创下中外藏书票单品拍卖之最。即使成交价最低的藏书票,也到达了7000至8000元。

  在2010年6月2日北京雍和嘉诚拍卖会上,一组(59张)李桦藏书票拍出了10.64万元的高价,另一组(48张)李桦藏书票也拍到了6.16万元;在2012年6月1日北京雍和嘉诚拍卖会上,一组(46张)李桦藏书票又以4.54万元成交。名家藏书票已渐渐成为不可多得的另类收藏佳品,被收藏爱好者所接受。

  “尽管名家藏书票存世量不多,但售价仍然不高,巨大的市场潜质不可低估。”广东省拍卖协会会长雷敏告诉收藏周刊记者,目前岭南拍卖行尚未有举办过藏书票专场,受欢迎度并不高,“但这恰是收藏良机”。

  藏书票的市场与岭南颇有渊源。早在1997年,中国首次藏书票交易会便在深圳举行,在业界影响颇大。但市场资深人士表示,岭南藏书票收藏状况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

(责任编辑:邓嘉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