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gang Tillmans访谈节选:只是想给这世界拍张照
2013-06-17 13:54:04 未知
Wolfgang Tillmans把他最新的摄影系列命名为“新世界”,里面收纳了这44岁的摄影师过去三年里环游世界的照片。由伦敦出发,经过火地群岛一直到非洲大陆的边缘。在短暂尝试抽象摄影之后又回归挑战他自己早年的美学视角。
RH: Ralf Hanselle
WT: Wolfgang Tillmans
Tillmans先生,九十年代您拍摄亚文化开始,您的照片描述一个进退维谷的状态。您拍摄的地方,揭示着另外的一种现实。您是怎么看待照片和真实之间关系的。
WT
照片当然不是现实的写照。这个基本认知也是在我深入了解摄影作为媒体的时候就确定了,它只是个人造物。好比1990年的时候,我在尝试放大彩色底片的时候发现,彩色照片只是描述了一个特定的色彩空间,虽然它是由真实的色彩而产生,也意图描述真实的色彩。但与真实始终是有着差距。照片只不过是一张被装订在相框里的图像。
RH
然而在对于您早期作品的评论里的„真实性Echtheit“ „原真性Authentizität“一直被反复褒奖着。为什么照片是被制作出来,而不是被获取的这个观点让人难以接受。
WT
我想是因为,一方面我知道,人的眼睛期望视看见照片是真实的。令一方面,我却又不断在打破这种对于 „原真性“的信任。我对观看者说过 „这不是一个关于90年代青年的纪录片只是现实与虚构交织而成的。“ 图片所赋予的原真性只是基于我的意图之上。
RH
一个画家就不必去解释这个差别,作为摄影艺术家的您,是不是也常常会因为人对真实的期待而感到烦恼。
WT
我想,人们应该把摄影这一媒体当做一份厚礼。它能够赋予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纸张,意义,美感,情感。使之成为一张照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误以为摄影是一个便捷的途径,这也让人十分沮丧的一面。拍一张半吊子的的照片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十分简单。然而它却是个很困难的媒体。也许这个矛盾就在于,到底照片是什么,以及人们想看到什么。很大一部分是人们自身的矛盾,如何去看待现实的方式方法。
RH
在您最新的拍摄项目 „新世界“ 里,这样的矛盾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这近三年,游历了半个地球,包括了北非,火地群岛,沙特阿拉伯。是什么促使你进行这个旅程的。
WT
在此之前,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忙于进行对物件的拍摄,图片里面主要是些结构和色块。在这个阶段过后,就萌发了的重新审视自己摄影语言的念头。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里,事件的共时性对于我来说是个莫大的刺激和挑战。对此我想拍摄点照片,但也清醒意识到,只是在家呆着是无法完成这一计划的。所以我就必须向着另一个地方和现实迈步。
RH
在你出发旅行之前,是否有一个按部就班的实施步骤。
WT
这次的旅行完全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一个期望的结论。比如说,我没想着去表现全球一体化和压榨。没有跟随一个特定的主题。当然肯定有些地方是我肯定要去的。比如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火地群岛。这些个地名后面隐藏着我童年对此的幻想。我没有特意想去寻找某些东西,也许这样是和新闻纪实摄影本质的区别。人如果想去寻找一些什么他总能找得到,而找到的这些东西就很受影响。
RH
旅人脑子里总有一副画,一幅关于这个陈腔滥调的世界的画面。面对这些早已被 „拍摄致死“的画面,有没有觉得很难办。
WT
我没有刻意去避免那些陈腔滥调,如果人特意去避免,那么只是变成了另外一种陈腔滥调。有些东西是非常流行的,因为它本身就很出色。比如迈克杰克逊卖了上百万张唱片,就只是因为他是个很出色的歌手。我不会因为很多人拍胡夫金字塔,或者伊瓜苏瀑布,而我特意把他们剔除在旅行计划之外。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