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私人收藏展

2013-06-18 17:58:12 黄萌

  李安琪:很高兴蘇富比能展出“七十后:新水墨——怡情斋私人收藏”,我是本次展览策展人李安琪。 “七十后:新水墨”,顾名思义,展出的是70后香港和大陆艺术家的水墨作品。很高兴可以与怡情斋主人庞俊怡先生一起 把70后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于大家眼前。众所周知,水墨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创作媒介,这批70后出生的艺术家在八九十年代成长,经历了中国大陆和香港在近20年间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的艺术家如何打破水墨的框架,用创新的意念、词汇跟大家见面。

  这是香港年轻艺术家黄琮瑜的作品《幻景图3》,有浓厚的传统山水画特色,从构图、笔触都可以看到古典传统的情怀。此外,也可以看到黄琮瑜把现代的建筑物融入山水画中,比如,大都会的景象被放入山水的天然环境中,制造了未来感,这是新一代艺术家给我们看到的面貌。

  梁嘉贤用工笔画的手法,绘画她的幻想,我们可以看到构图里表达了很多调皮、幽默的想法。

  大陆艺术家杨永梁的《人造仙境1号》,远看是传统的山水画风格,构图也是借用了古代山水画的构图,但走近后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都市面貌,这些全部是艺术家用相机拍摄下来,并拼贴进作品里。这些景观都是在上海世博会前拍摄的,因为上海因艺博会而进行了大量的拆迁和重建,在艺术家看来,这是观看城市变迁的好时机。当我们往这件作品慢慢走近的时候,对城市变迁的压力感受越深。可以看到画作总表示边缘地区的部分是农田,近处是高楼大厦,这是都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都在面对的现状。

  韦邦雨:这件作品我从画的中间开始打圈直至布满整张画为止,然后在这些空间里用各种颜色的钢笔点上许多小点。我想表达的是记忆的肿瘤,画面形成后很像树木的年轮,与我当初的想法很相近。在画这件作品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理念,而是很自然地跟随感觉绘画,这些纹都是绘画时很自然地产生的。这是我所有作品中尺幅最大的,用了大概8个月进行创作。我把生活中不开心的事情集聚成记忆肿瘤。

  这件作品与刚刚的记忆肿瘤的作品非常不同,由线条和自然山水的纹理的融合而成,在这里可以看到山水、石纹、自然界的图案等,这是我正在创作的方向。

  杨永梁:我从2006年开始创作城市和山水结合题材的作品。这件作品《人造仙境#1》是尺幅最大的,所有素材都来自上海城市景观,经过电脑后期处理而成。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来创作?我觉得这和我的教育背景有很大的关联,我自小开始学习书法和传统绘画,上大学后学习了设计,接触了很多设计软件和摄影技术方面的知识。另外,我在上海长大,上海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快速,所以就促使我诞生了这种形式的作品。总的来说,我希望把大城市各个层面的状态都表现出来。它既有一些很豪华的楼房,也有一些旧厂房、工业区、贫户区、郊区的农村田野、废弃的游乐园。很多人看这件作品的时候,都觉得这不是上海,但这的确是上海。因为在对一个城市陌生的情况下,只会看到一个粗略的状态,但其实它是一个层次丰富的城市。

  管伟邦:《竹林》这件作品,我希望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处理中国文化。竹子是很中国的元素,是中国画里的四君子之一。在这里,我想用十六格的形式,把传统的题材演变成有现代感的效果。为什么十六格有现代感?我觉得,现代人大都通过窗、门、镜头观察自然,与传统人的方式不同。在这张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意识,在用笔用墨上比较接近传统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但整件作品的表现形式却有新的演绎。这与我自身所处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香港,中国文化之外掺杂着西方文化,更有现代人的意识和思维,这是我视觉文化的表现。

  金色背景的选择,主要是古人在画画时,会用到金箔,不仅显示名贵,更是余晖意境的表现。我觉得,用金色表现树荫下闪烁的效果很好,与竹子的绿有相得益彰的效果。

  这件作品,我借鉴了八个不同的古代艺术家的特色,他们在传统中国画中都有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我用他们创作中的特色拼凑了这些作品。比如这件作品的处理手法源自于元代的枯树绘画效果,表现生动。这件作品参考自李成,竹林是很常见的,元代有个女画家叫管道升,她有一幅描绘竹林的作品,我的这件作品就来自于她。其余的作品大致上我都是参考了他们的手段或者典型的创作主题。比如这件作品,看起来没什么,我主要是想表现烟云的效果,在北宋时期,米氏父子把烟云作为作品很重要元素提出,我抽取了前人的所谓的精华,再重新演绎。在空间处理上,我喜欢用很大的留白,这个留白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夸张阴阳的变化。在古代,留白主要体现海和天空,但我除了表现山水的空间外,在大量的留白里还表现了作品本身,不仅仅是纯粹表现景物的空间。画面本身也有空间,整个画面我把山水放到不同的空间处理,八张拼凑在一起又产生新的空间效果。某种程度上,我除了强调虚实效果外,还强调画面本身形式的空间元素,除了中国的传统,我还想强调西方很重要的艺术理念,让两者进行混合。

  我在挑选参照艺术家方面,也想了很久。我筛选的主要是传统的大家或者正宗,大都是北宋、元代时期南宗的艺术家,某程度上反应了南宗文人画脉络的发展,我希望把南宗传统或者文人画籍借我的作品反应出来。

  黄绮琪:这张作品我是通过临摹而出发的。我临摹了两张作品,一张是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另一张是传为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在临摹时,觉得古代的画作对我来说已经有一段距离了。从时间上看,社会背景有改变,所以我将自己的理解加入画中。至于怎么加上去,我在临摹《八十七神仙卷》时已经开始思考了。而最让我印象深刻是它看起来是很官方的作品,线条密密麻麻的,我想将其复杂化就,于是找了一幅与它有相似内容构成和构图的画作。因为有八十七个大小不同的神仙;在笔法、用笔的力道、墨的浓淡也有少许不同,两者之间有很多不同点,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将他们叠加在一起。

  彭薇:《我的旧地图之一》这件作品是我特别早的一个系列,差不多十几年了。其实画的是一个旧地图,但是形式是明代的服饰。旧地图是我在香港逛古董店时看到的,当时觉得很好看就用在了衣服系列。当时我在香港的个展上展出,就被庞俊怡先生收藏了。至于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式,完全出于好玩和美的角度。当时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画册,是关于北京定陵出土的文物的,里面有很多衣服,非常漂亮,于是我就想,为什么不能用国画来表现?所以当时画了很多,后来玩着玩着,就从简单的画一件衣服变成用很多别的素材把里面的图像置换,有故事性的、人物的、山水的。当时这个系列叫“彩墨锦绣”,也参加了北京的双年展。这是一幅关于日本琉球地图,因为是我画的第一幅地图,所以用的都是地图原来的名字,后来画的五台山地图,我把地名都换成了朋友的名字。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黄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