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重新理解:曼谷到台北的五个交流场景

2013-06-21 09:55:02 郑文琦

  场景1:小雨卡拉OK

  2012 年11月的某一晚,曼谷火车站附近写著中文招牌的「小雨」卡拉OK,不到20个座位的狭小空间裡,来了七、八个浓妆艳抹的女郎,忘情地随著伴唱带的泰国流行音乐摇摆,并不时為旁边正在拍摄的工作人员斟满酒杯。电视上製作成本低廉的伴唱带,大部份播的是一镜到底的女子脸部特写,跑马灯字幕提示著蜷曲如象形文字的歌词。此情此景在形成某种陌生的「异国」理解之餘,也让身為旁观者的台湾人感受到「似曾相识」,彷彿仍置身在桃园加工区或其他性质近似的卫星城镇。

 

图: Thaweesak Srithongdee, THAITAI: SOUND, 2012.

  在那些台湾人戏称為「外劳店」的小吃店裡,卡拉OK是一种消费廉价、也最能抚慰外籍移工乡愁的休閒活动。附设卡拉OK伴唱机的泰国小吃店,虽然肖似他们故乡的营业空间,只是当镜头拉回到曼谷华兰蓬火车站(Hua Lamphong)附近的中国城时,原本被抚慰的异乡人却变成了招揽客人的商家,上门消费的客人则变成了来自台湾的艺术家。

  这是范晓嵐拍摄中的作品一景。卡拉OK男店员和女郎端来更多菜餚和啤酒,一名站在吧檯裡注视我们拍摄作品的当地少年,突然从裤袋裡掏出一支智慧型手机,并按下录影开关,反过来纪录我们的工作,於是在少年、泰国女郎和台湾来的艺术家团队三方之间,形成一种有趣的拍摄「食物链趣的拍摄「食物链」,重新平衡了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原始关系。直到凌晨,团队才收工回到隔壁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在曼谷的新空间。

  回溯到半年前,忠泰建设提供的一年免费空间使用期满之后,打开-当代透过泰国艺术家组合Jiandyin的协助,找到位在曼谷的三层楼閒置空间,花了不少时间整理场地,还原空荡荡的建筑物原貌(让人联想起打开-当代最初进驻城中区的时候)。2012年8月26日打开-当代宣布进驻曼谷的第一期展览(ThaiTai Fever - Stage one: WE’RE OPEN)及一系列活动展开,并邀请台、泰艺术家共同座谈,而后再11月22日与Jiandyin共同策划的台泰交流展在曼谷当代艺术中心(Bangkok Art & Culture Center;简称BACC)举行,除了有更多台湾艺术家会来曼谷参展,也将透过脸书同步在台湾艺术圈发佈讯息。

  场景2:曼谷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OCAC-Bangkok)

  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真的在曼谷重新出发吗?这疑惑是许多人乍听打开-当代在曼谷成立的消息时,脑海先浮现的念头。再来可能要问,為何选在曼谷?还有要开多久?一来是不知如何理解远离台北的打开-当代,还能保有这个台湾艺术圈「招牌」与原生地的渊源;二来是一旦展期结束后,再次失去动机而回到台北的艺术家,是否有必要在短短数月内以「艺术空间」名义展开运作?毕竟到曼谷办一档展览这是一回事,而成立和进驻一个空间所遭遇的琐碎事务,则远超过一次性的交流。

  為了对整个过程有所想像,在此有必要描述他们所涉及的工作:进驻曼谷的打开-当代成员无论有没有参展,都会从2012年八月底忙到2013年二月,除了和空间转换有关的事件,还得协助参展的所有台泰艺术家翻译、住宿、宣传和佈展等,更要视个别情况支援打开-当代当地营运的各项琐事:小至各种名目核销,大到现地製作或与泰方的会议。而且常常在语言不通而用有限英文交涉的情况下传达、协调彼此的意思,负担之重不在话下。然而,包括站长许家维和罗仕东在内,打开- 当代的成员还有其他展要应付,如北双展或台北奖──正在拍摄作品的晓嵐刚结束台北国际艺术村的成果个展,就立刻跑来曼谷──光是国际交流这个单纯的动机已不足以理解驱使他们如此投入的原因,遑论要将空间搬来曼谷的衝动了。

  小雨和打开-当代所在这条街相当老旧,入夜后灯光黯淡,不似BACC所在的商圈热闹。打开-当代的入口更不起眼,若不提醒,访客很难想像有一群艺术家正在楼上彻夜工作。踏进朴素的水泥建筑一楼,向内延展的长方主建筑分三层,但整幢建筑物只有一间卫浴,(為了节省经费而)同时进驻的成员得轮流使用。三楼是办公室二楼是大通铺,虽然提供住宿,但因空间不敷使用,私人衣物晾在办公区后方,生活有如游击队一般。办公桌椅及堆放摄影设备或电脑线材的空间,更像台北的工作站再现。若非开站时僧侣依当地仪式在墙上涂写的泰文符号,眼前一排桌椅两旁埋首笔记电脑的情景,简直让人有仍置身城中区的错觉。

  和大家同时进驻的艺术家林其蔚是唯一从头至尾全程进驻,并参与台泰交流展最后发表的「非」成员(其他人多少曾在不同时期参与打开-当代的歷史),负责「第二阶段:开放场所」(OPEN Certain Site)的《音肠:曼谷》现场表演。在交流展,林其蔚展出包括日记或行為、影像等现地创作的纪录文件。作為旁观这一切的「外人」(outsider)──其蔚这麼描述他自己──我们同样难掩对台湾首次集体进驻东南亚的「艺术空间」模式的好奇。儘管效应有待观察,但对於远在台湾的社群来说,进驻曼谷的打开-当代确实激起不少涟漪。(如艺评郑慧华和徐建宇為文探讨;註1)只是矛盾似乎也在这裡:宣告置身交流现场的成员,反而因為太少时间又太多工作,以至於似乎还没能充份地发展一套回应「為何需要交流」的论述。但话又说回来,文字又能让我们更亲近交流的现场多少?

 

图: 刘和让, 灰烬杂誌, 2012/

  场景3:曼谷艺术文化中心(BACC)

  台泰交流展的场地设在曼谷购物天堂暹罗广场(Siam Square)和MBK天桥旁的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它是由几位当地艺术家推动成立的复合营业空间,政府赞助的资歷很短。不同於台湾常见的活化空间或者奇观式的欧美建筑师作品,白色外观亲和力十足,不但可以从三楼天桥出口直达商场,更可连接市区其他据点的捷运线(MRT)以及转乘轻轨系统(BTS)。整栋包含地下的艺术图书馆、地面一楼的小型多功能展演厅、容纳大型装置的挑高中庭和设计师经营的文创店面或咖啡店,五楼以上则為展览等用途,在平时,总有许多学生在此席地而坐享用免费冷气。

  到了这个周末晚上,访客们鱼贯抵达BACC五楼,参加策展人Chitti Kasemkitvatana策划的实验计画《临时堆栈1号》(Temporary Storage #01)开幕,其中有不少是西方面孔。来的本地人以艺术家、策展人和彼此熟识者居多。比起台湾类似场合,酒精与闪光灯同样是不可缺的元素,但组成的比例和现场氛围似乎有些微妙的差异。

 

  曼谷是亚洲人口最稠密的大都会,每年吸引无数观光客,但要举出代表性的艺术场景好像不太简单。虽然私人艺廊不少,像是离BTS是隆线Surasak站10分鐘路程的Silom Galleria大楼就有Number 1 Gallery、Tang Contemporary、Thavibu Gallery等艺廊进驻,不乏号称是当代艺术的展,附近Reading room也许是更為人所知的艺术平台。这裡就像台北的特定艺术据点,每到周末总少不了赶场开幕人群,只是无论在艺廊或文化中心,非本地面孔都是主力。虽然这类印象不免流於片面,但JIANDYIN自己也说了,泰国缺乏自己的艺术报导,而出版品除了涵盖建筑与设计的混合杂誌《ART4D》,专门报导当代艺术的刊物数量等於是零。(註2)

  对大部份泰国读者而言,现代、当代艺术或设计这些名词似乎没什麼分别。倒是由外籍艺评人佩提佛(Steven Pettifor)编辑的《曼谷艺术地图(Bangkok Art Map)》在许多定点免费供人索取,定期汇整所有画廊、艺文据点和联络资讯,其中BACC主办的首届表演艺术节(ASIATOPIA)正是11月号重点。从这些场景与从业资源分配不对称的发展现象,人们能否归纳出泰国艺术家在国际艺坛的活跃程度,和本地群眾参与艺术活动的程度之间的若干推论;甚至得到任何关於泰国当代艺术、商业或非商业空间发展的概况认识?

  场景4:公共空间介入

  让我们暂时跳脱正规场所。在《临时堆栈1号》裡,策展人提出介入(城市)过度空间的构想。他邀请艺术家在捷运站外的走道和交通枢纽的马路中岛上设置平面作品(输出成海报尺寸)。在概念操作上,该计画不用学院式的语言,以寻常易懂的「柱子」、「钮扣」等实物勾起路人/观眾的想像空间。例如Disorn Duangdao所作的《River No Return》乍看下是贴在天桥廊柱的一张灰色空白海报,但仔细观看会发现淡淡的「River No Return」字样,是他在2011年的泰国大洪水期间,取泰北河水在米浆纸上书写的集体印痕。巧合的是交流展的关键人物,艺术家夫妇Jiandyin隔週也和志工在捷运天桥上邀请路人参与现场创作、互动。这计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因為他们在台北驻村时也曾进行过类似的公开创作。(又见郑慧华写的〈通过实践去思考──记2012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在曼谷〉,提到Jiandyin在宝藏巖的「台好吃!泰好吃」现场烹飪的社群分享案例。)

 

图: 张恩满, 竞技场, 2012.

  如果说,这类与泰国当地人(而不只限於艺术社群)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是打开-当代这样的艺术空间必须对应的外部互动过程;那是否也意味著:在评估交流展的实质效益时,最终身為观者,仍然被要求回到「当代艺术社群」的框架(内部)為之?果真如此的话,对於打开-当代这样看似义无反顾的集体行动来说,不能不说是有点可惜的。

  交流,是一个普遍见诸当代国际社会的宣称,无论交流当事人如何无视於全球经济及艺术世界运作法则,某种预设标準、或外部的「期望」都必然存在於幕后;这恐怕正是打开-当代在接受採访时不得不大量使用模糊或浪漫修辞的原因──或者用泰国策展人自己诉诸的「误解」一词作為贯穿动机和命题的说词(参见徐建宇在数位荒原上发表的〈尺度手记:台泰交流展之后〉,註2)让交流绕过无从检验的不明意图。

  儘管观眾也看到面对面沟通和观摩,能在一定程度上后设地落实而印证交流之所以能存在的原始座标,但在打开-当代成员终於肯定自身之餘,再次反观当初那个用以标定彼此关系建立的认知「尺度」(measure),我不免感受到把「交流」当作(空间)最初行动目标的欠缺说服力。

  场景5,或回到场景1

  无论是带有异国情调的浪漫理解也好,投身全球现场的即时行动也好,当人们如今再说到曼谷或台泰交流时,它的意义再也不同於以往。这十位台湾艺术家与九组泰国艺术家,在接触彼此并互动一段时间后,各自陈述地回应他们对於《理解的尺度》题目所开展的感知想像,虽然理解的方法仍是依赖他们过去的主观经验维度:张恩满拍摄台湾原住民的泰拳练习场,叶伟立将台北的旧家具送到曼谷,许家维企图连结金三角的孤军歷史叙事,都不叫人意外。但更重要的是,若台湾的成员没有亲自到曼谷成立一个空间,并实地感受在这裡操作某些事件的氛围,人们根本不可能理解同一个词(交流)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图: 许家维, 回莫村, 2012.

  交流真实存在过吗?当人们这麼问时,同样也不得不反省(尤其是在见证过)只透过修辞策略去把握艺术现象是如此地困难──不管最后要不要為它加上某个知性的「尺度」。今后当台湾艺术家继续前进东南亚时,势必将持续遭遇这种认识论上的困境,即使我们和他们同样处在「亚洲」的陆地上,且在某个程度上被归纳為文化上相近的地方。打开-当代的行动象徵改变确实发生了;不管它是因為台北与曼谷之间频繁来往,或只是一系列改变之初的某个徵兆。

  我终於要告别那隐身於中国城的简陋游击空间,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终於不再是站在那个抽象的、等著被交流的现场外部了。儘管我好像也发现到可见的尺度不再是有效的(毕竟它只适用於外部认知)。同时,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一个所有地理上的空间维度都可以透过空照Google Earth掌握的网路时代,还有什麼关於尺度的奥秘是能被遮蔽住的吗?但其实,交流行动正好证明了关於某个地方的理解工程,才正随著转向空间以外的感知而如实地展开。

  注释:

  1.郑慧华,〈通过实践去思考──记2012打开-当代艺术工作站在曼谷〉,《典藏今艺术》No.246。

  2. 為了补充关於曼谷的当代艺术印象,读者不妨参考《典藏今艺术》No.246的古根汉UBS MAP全球艺术行动(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的泰国首展报导──无论是否真能这样的全球连线中看见曼谷自己的艺术形象。见〈首站东南亚,古根汉全球艺术行动观察〉;许芳慈。

  3. 参见徐建宇:「儘管台泰交流计划用一种温和的方式交待它源自两国艺术家间的友谊关系,以及一个朴素的文化『误解』场景,我们还是感觉到它多少感染了这几年东南亚艺术事件频繁的潜在的政治意涵;伴随著后冷战时代的去殖民氛围以及对全球经济霸权的扺御,某种可能抗衡欧美中心的共同体论述的企图弥漫在泛东/南亚的民族意识中。」〈尺度手记:台泰交流展之后〉。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