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雕塑系列观察之三:艺术品认证引发“蝴蝶效应”

2013-06-23 23:16:41 周永亮

  6月16日,雅昌艺术网与中国雕塑学会合作的中国雕塑鉴证备案启动仪式在798仁艺术中心举办。这一切都源于5月北京市文物局下发的对艺术品进行试点认证的通知,到现在已经一个月,虽然因为时间短促,这个项目还不为大多数艺术相关人员知晓,但随着这个项目的持续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兴趣。

  这个项目未来前景如何?将会对艺术圈产生怎样的影响?很多人觉得现在谈影响为时过早,因为目前这个项目正处于试点阶段,未来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很大。但这个项目被人寄托了太多的希望,也对艺术市场的未来影响深远,所以谈谈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前提是建立认证得到政府支持,并顺利实施。

  “刷新”艺术鉴定

  艺术品认证,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鉴定体系。“书画科学备案认证系统”是目前雅昌主要采用的鉴证系统,其负责人尹毅介绍说,“这种新方法的发明则基于以下三点:一,微观条件下每一张宣纸类中国书画纸的任何一处纤维形貌都是唯一的;二,墨、色、印迹融合在独一无二的纤维结构上,其微观形态也必然独一无二;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书画材料,其内部物质成分必然有差异,而各种纸、墨色、印泥中的不同物质成分往往都具有不同时空的烙印。在这三点基础上,只要在画面特定点中采集了微观形貌和物质成分数据并将其存入数据库,就可以成为日后比对识别的依据。”

  其实,在新鉴定系统面世之前,当代书画创作、收藏、交易、研究的各个方面,其实都已经有了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管理,比如传统的题跋、印章等。齐白石一生全部作品仅及一万余幅,除去战火毁坏和博物馆收藏的,留存于民间的不过数千幅,但目前市场上齐白石的作品可能有上百万张,“可能看一万件齐白石款的画,只有一件是真的。”

  但中国艺术品的复制技术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科技含量和复制水平越来越高,这使得中国艺术品的传统防伪系统功能与作用大减,甚至失效;传统经验鉴定系统应对当下赝品侵害新挑战的实力不足。

  所以,认证系统的出现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是艺术品鉴定行业。“这种认证系统是基于科学,再加上传统的眼学,这是面对新时代赝品的对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传统眼学凭主观判断的现象,对传统鉴定学冲击很大,可能将以往不能辨识的赝品区分开来。”长期从事艺术品交易的胡先生说。

  但不同时代的物质、材料的判定,需要大量的数据,而在认证初期这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这也限制了认证系统的实施范围。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的认证基本是采取“在世艺术家鉴定”的方式,而且因为藏家、机构心态的不同,不能对在世艺术家的所有作品进行认证。

  另外,目前的认证都有第三方来操作,需要一定的费用,大约每幅作品在5000元左右,这对艺术家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有严格要求。“如果作品价值一两百万,那做认证无可厚非;但如果作品价格在几万,要藏家或艺术家花五千块钱去认证,我觉得不太现实。另外,当作品价格比较低时候,很多人觉得假画可以替自己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所以也不会主动去维权、认证。”艺术家刘楠说。目前雅昌在数千艺术家客户中选定了60人,准备进行艺术品认证。

  认证建立一二级信任制度

  其实,在现代艺术市场出现之前,鉴定问题也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时间,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同时因为当时艺术市场发展不充分,很多人将鉴定作为一种艺术修养的竞赛,所以才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启功先生的故事:一天启功来到北京潘家园,看到门口的店铺挂着署有他名号的书法作品,但没有一件是他亲手所写,全部是别人仿写的。启功笑道:“写得都比我好。” 有人劝他打假,启功坦然地说:“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他学的这手字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再者,他是缺钱用,才干了这种事,他要是向我伸手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这种现象并非孤立,而且这种态度在很多时候反而得到很多人的赞赏。

  而艺术市场兴起后,赝品给市场造成了混乱。同时,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也将鉴定艺术品真伪的责任全部推倒藏家身上,而因为藏家本身认知水准的差异,也就给很多造假者留下了漏洞。藏家对于上拍的拍品都异常谨慎。“2013年5月16日,此作品经作者本人确认为真迹”,这出现在荣宝拍卖某件作品标签上。显然拍卖公司也有非常大的需求。

  认证系统能加强收件、运输、保存、预展、参拍、取件、退件等环节的管理。这对那些价格过千万元、过亿元的拍卖标的显得尤其重要。吴洪亮也曾表示:“如果雕塑认证开始,慢慢地二级市场流转就变得更可行和更顺畅,所有的信息可以查询,哪怕有部分收费也是非常好的,这个过程是建构作品的长期安全与保障。如果这种信任制度慢慢建立起来,我想对雕塑的发展一定是有好处的,这是一个逻辑。”

  相对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中的问题可能更严重。“现实中雕塑的真实性已经受到一些侵扰,给很多收藏家、机构带来了很多疑问,买的是不是原作?如何确定是原作?作品真实性是否受雕塑家认可?一级画廊市场经常出现拿不准的现象。”吴洪亮介绍说。

  “在画廊业务中运用认证系统,可以锁定画廊经营的书画作品,实现保真经营。画廊应与其所代理的书画家直接交接作品,共同以认证系统将其作品锁定。此项工作若有书画检测备案的专业机构参与实施会更好,书画家、画廊、检测备案机构三方联手备案将更具社会公信力。”尹毅这样介绍认证系统的用途。

  其实认证过程并不仅仅是认证本身,从艺术经营者角度来说,它也可以变成媒体宣传过程。像很多人作品送拍并不仅是为了拍卖,因为拍卖目前很强势,所以很多人是为了给自己打广告或者说把它视为一个传播手段。“认证过程应该复合化,把认证过程做成宣传或传播的过程,最终变成一个大家共识的推进的过程。”

  重新“洗牌”艺术与金融

  其实对于艺术品市场,还有一股势力在伺机而动,那就是金融机构。在此之前,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基金进入艺术品市场,在2011年左右达到高峰,但相对于金融市场庞大的资金量来说,目前金融机构进入艺术品市场仅仅是开始,“因为在艺术品和金融之间的通道并未完全打通。”

  比如,有些国家允许将艺术品如同房产一样进行抵押贷款,而在中国一直难以实现。其主要原因是以往的鉴定与评估体系无法确保抵押的艺术品货真价实,而且在艺术品抵押过程中缺乏准确无误的认证与验证。在与一家保险公司艺术品业务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得知,他们也非常迫切进入艺术品,但估值和鉴定是最令他们头疼的,而估值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鉴定之上,所以鉴定就成了重中之重。认证系统以其锁定作品的功能解决了认证、验证的难题,将打通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之间的通道。

  通道打通后,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大量的资本进入艺术市场,它将会面临重新洗牌:这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对艺术家或风格的选择,“作品流向比较清晰、伪造者少的艺术家将会受到资本更多的宠爱,之前赝品率较高的艺术家则可能被逐渐冷落。”

  同时,因为目前市场表现比较好的国画、油画、瓷杂等板块充斥着各种赝品,新进的资本可能会首选之前市场表现比较冷,赝品比较少的板块,比如雕塑,“相比其他艺术门类,雕塑目前的数量少得多,所以从雕塑开始还是比较好做的。前几年,我们统计过全国被认定为雕塑家的人不过一千个人,虽然因为这几年学校扩招等原因,数量有所增加,但雕塑家群体还是比较小,相对容易管理,难度也会小。”吴洪亮说,等积累到一定程度,雕塑的提升比空间会比一般的机会大,所以我们把雕塑叫“后发展板块”,具有后发优势,现在进入雕塑的状态可能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时机,需求已经开始显现,作品落差也开始形成,从这个时候进行管理,就很容易把它做完整。

  与此同时,因为原本市场表现比较好的板块受到新资本一定程度冷落,可能会挤压这些板块的市场泡沫,也使得造假受到一定的限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周永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