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家鲁清汶:利用连锁平台资本对藏品推介
2013-06-26 14:21:32 王林娇
全民收藏的盛世出现了两种群体,其一是执迷不悟的痴迷者,但却屡试不爽;其二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新藏家”,得以成为时代的幸运儿。“新藏家”的出现并不仅仅局限于年龄阶段和进入收藏拍卖圈子的新手,相反更多的是一批对于自己多年的藏品能够快速的进行调整和板块更新,从私人收藏到机构推手,甚至到大众的公共教育,都时刻的在调整,其趋势就是自身未来的系统化,并且能够借助各方资本发力,“新藏家”鲁清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二十多年的时间,从银行的职员到山东收藏界的大佬,不断的调整和取经,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对于藏品和艺术家作品进行调整的同时,鲁清汶也意识到,如果只是单纯还是依靠现在的画廊和会所的模式来推介,存在太多的弊端,比如在区域上的限制、在规模上的限制、在艺术家数量上的限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鲁清汶也坦言在经济上肯定存在着不足。另外一方面鲁清汶说并不想以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的形式来呈现,因为自己不是艺术品的消费者,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调整让更多的藏家接触到,换言之是希望藏品“活起来”,连锁性质的推介活动就悄然在他脑中形成了。
鲁清汶说:“在一个俱乐部里面,包括高端客户、藏家、艺术家,怎么样跟藏家对接,整个完成一系列的东西在俱乐部,完全可以根据作品的情况而定,如果藏家很喜欢某一种类的作品,这样的高端藏家又是有经济能力能够消费艺术品的,那可以根据需求去做一些比较私人个性化的藏品推介,形成一个真正的艺术品消费,肯定也是收藏,收藏就是艺术品肯定要增值,增值的前提是消费艺术品。
另外画廊在鲁清汶看来也是一个可以运作的链条,受到地域的限制,可能目前只是在青州有这样的条件去做推介,但是藏家群体未必是集中在青州,或许是在郑州、西安等地,这时候如果有一些当地的画廊可以加盟到这个链条中,我们可以联手做连锁推介和展示,每年可以有定额的作品或者是艺术家本人直接到当地去做展览和创作,把青州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就等于是做了巡回的展览,这种方式的受众面会更加大,相对来讲作品能够快速的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不局限于一个地方,不捆绑在一个地方单纯地去判断,可能把艺术作品拿到更多的地方做一些展示,受到更多的观众的批评或者是关注,对艺术家公平,对画廊和藏家也是相对有好处。
拍卖行和画廊历来被看做是在市场占有额的竞争对手,但是在鲁清汶看来,利用拍卖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超快的市场宣传轰炸能力,再加上画廊对于藏品的把握上,两者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合作,而这也是鲁清汶正在进行的计划之一。针对艺术本体而言,拍卖行是一个延续性的商业运作,并没有太多的观点在,而鲁清汶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拍卖行和市场的需求,来加以调整,如他和保利贵宾部的合作,推出的“寻找好工笔”的展览,一方面解决了拍卖公司的征集和宣传问题,另一方面鲁清汶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
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这不仅仅是画家在创作中所应该追求的,还应该是收藏家在不断的调整要坚守的准则。艺术品收藏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选择的变迁而改变,如何利用自身的眼光和社会资本的力量去推动藏品的“进化”,这将成为“新藏家”变身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