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字与影像,记录方式的挑战
2013-06-28 18:29:28 陈煜/陈奕名
2013台湾文学电影展——《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电影的开幕式于5月25日下3点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岛屿》系列电影从2011年完成上映到现在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不仅在台湾和香港上映以后广受好评,并且在国际各类影展上映,获得了多个大奖,其中《朝向一首诗的完成》获得2013年休斯顿国际影展“影视制作艺术与文化类”铜奖、《两地》获得2013休斯顿国际影展“电视制作教育类”铜奖、《如雾起时》获得2013休斯顿国际影展“影视制作文化类”白金奖、《逍遥游》获得2013休斯顿国际影展“影视制作成人教育类”金牌奖、《寻找背海的人》获得2013年休斯顿国际影展“影视制作自传类”金奖。如何用电影艺术语言诠释文学创作方式,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语言之间如何对话,成为文学电影的一项挑战。
总监制和导言陈传兴谈到,正统定义的纪录片,通常以纪实事件和人物的现实生活为主,但是通常很容易就落入流水账的形式,没有办法呈现出作家和作品本身该有的创作和书写特色,所以更加无法传递这个系列影片想要表达的象征性的、幽微细腻的文学创作情怀。因此,相较于传统意义上正统的纪录片,《岛屿》系列电影选择了电影的手法。虽然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国外已经有很多了,但与他们不同的是,《岛屿》系列坚持了不夸张,力求真实的原则,全部还原真人真事。但是,选择电影这个方式来记录文学大师的创作历程,《岛屿》也曾面临了极大的挑战。
虽然一直来不乏记录文学大师的纪录片——法国第三频道制作的《世纪作家》系列共播了6年,介绍了257位作家;英国BBC制作的《欧美作家身影》系列于全球播出;台湾春晖影业于1997年与2000年制播的《作家身影系列Ⅰ、Ⅱ》,但是这些作品形式却十分类似。《岛屿》系列力求突破纪录片传统的流水账形式——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展现作家的一生,做到了用电影艺术的手法展现文学的魅力。然而,文字于影像结合的难度是不用质疑的。不同于舞蹈、音乐这些直接刺激感官的艺术表现形式,观众可以直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就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但是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它的魅力只有读者通过阅读,再与个人的思想感受,甚至是个人经历体验相结合,才能被感受到。这一过程,是无法通过直接的手段表现出来的。因此,用什么样的方式,准确的表达文学大师们的心路历程和创作经历就给导演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在电影的筹拍和拍摄过程中,专门为导演准备了顾问团队。”陈传兴说,“很多作家的著作叠起来都有一人多高、两人多高,在一年到半年的准备过程中,导演是不可能全部看完的。但是有需要对拍摄的作家有全面的了解,所以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提供学术上的支持。”在拍摄的过程中,有时甚至安排顾问成员在现场作为引言者和提问者,这样就能够让导演更加专注于影像表现手法。
“在每部影片拍摄以前,根据每个作家的特点,我都会准备好不同深度和广度的拍摄大纲和剧本。在拍摄时,都有严谨清楚的拍摄架构下进行。为了影片的艺术效果,六部影片全部使用原创配乐,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家、什么样的作品,乃至后期制作方面的调光、混音和剪接,我都要参与。”陈传兴说。
在陈传兴看来,影片拍摄和反映的内容作家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文学创作者的眼里,这是一片神圣不可侵犯的净土。然而,和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一样,电影也是展现导演个人风格和表现方式的艺术作品。陈传兴提到,“于是,同一个作品就是两位艺术家个人思想和风格的展现。要到达到让二者都满意的标准,难度不言而喻。有时,作家会质疑导演是不是真的了解他的作品,内心会有抗拒和不信任,可能导致拍摄根本无法开始。而导演更是不能也不应该一味的迎合作家,由于这几位文学大师在台湾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导演往往都是用仰望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造成了隔阂同时也使双方的地位不平等。这就违反了影片拍摄的初衷,无法给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作家形象”。所以,可以想象到,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作家与导演的碰撞与矛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我们就等着,等机缘到了,花就慢慢开了。”陈传兴导演结合自己拍摄《化城再来人》时的亲身经历提到。耐心的沟通不仅仅体现在筹拍时和拍摄中, 甚至在影片剪辑的过程中也会一直与作家交流。一部电影筹备六到七个月,拍摄八到九个月,素材就有上百个小时。六部电影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导演们与作家们的慢慢磨合和沟通,是影片成功的一大关键。陈传兴也说,这个系列将会延续下去。《岛屿》的第二系列已经在拍摄过程中,系列二中将有五位作家,包括白先勇、瘂弦、洛夫、林文月和香港的作家西西。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