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角色
2013-06-28 18:37:17 刘倩
2013年6月1日是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对公众开放的第一天,结束了三天VIP和媒体预展之后,一直阴雨绵绵的天气开始放晴,大量游客和参观者登陆威尼斯主岛,使得圣马可广场人满为患。“看我们脚下的桥,连接了左右两座岛,整个威尼斯就是这样一百多个小岛组成,并由无数座桥连接而成。”一位中国导游在为几十个中国游客介绍着威尼斯,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另一位中国导游在清点人数,毫无疑问,大量中国游客慕名前来走访威尼斯,就在旁边的军械库也成为他们重要的参观对象。
圣马可广场同时也是威尼斯岛上一个大的交通中转站,在这个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海岛上,中国当代艺术的十几个展览包括中国馆、平行展和特别展都分布在不同的岛上,但关于他们的广告几乎铺遍了每个船站、多数客船和威尼斯双年展的官方地图上,就靠船穿梭在各个展览场地之间,并时而在船上相互偶遇,于是,这个季节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参与成为新的潮流。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担任过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之一的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与《艺术世界中的7天》作者萨拉·桑顿曾经在对话时说:“威尼斯是一个熔炉,对中国、远东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国家的现在及过去,西方艺术界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他们。”就这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力量来看,他曾经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期待似乎达到了。
无论对于主题展、国家馆还是平行展,大众对于策展人的展览主题和策展理念都比以往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至今都或多或少受到威尼斯双年展的影响,在对20年来的历史研究之后吕澎认为:“2000年,上海双年展开始采用接近国际规则的策展人制度,有不少西方艺术家参加了这次展览;到了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有了中国馆,尽管这年的‘非典’影响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威尼斯的展览,但是,设立中国馆表明了中国官方艺术机构基于自身的策略也开始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利用,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性问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无论人们对中国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有怎样不同的评价,事实上,正是所有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们的参与,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渐渐为世界所知。”
对于威尼斯双年展上如此之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王春辰并没有单独分开来讲,他并不认为中国馆就代表中国而平行展不代表中国,他说:“实际上中国的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化平台之后国外的人并不区分谁的展览和艺术更代表中国,唯一需要的是如何把我们带过去的艺术做一个更好的展示。
策划了《未曾呈现的声音》的策展人王林已经连续策划了两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他更倾向于谈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在国际上“发声”,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和中西文化的交流当中发生的。
王林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现在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中国当代艺术则要在这个相互发声的过程中更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他说:“所谓的自主性就是我们的活动、展示不是一种被动的被选择,而是一种主动的展示,这就有助于双向的交流。要对艺术创作产生作用,所以它会慢慢形成自己创作面貌的独特性。这种双向的交流当中其实艺术在不断地发声,我觉得艺术家的创造力会不断地被激发,中国当代艺术的创造性就会被不断地激活,这是一种新的状态,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中国当代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特性就会慢慢地呈现出来,因为我们的艺术家毕竟生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边,而且也生长在不同的历史文化里。我觉得恰恰是这种独特的东西,这种不同的东西才是交流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反过来交流的过程又会促成这种独特性的产生,我觉得这就是全球化和本土化或者本土性的关系,或者说中国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只是谈论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实这两个东西是水乳交融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去更自主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更充分、更自主、更主动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达成一种双向互动的、良性的交流,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可能还是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