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寿山石
2013-06-29 18:14:41 王瑶
寿山石以其温润质地、多彩斑斓、晶莹剔透而受到人们喜欢,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中当以田黄石是最为珍贵的品种。
寿山石产于福州晋安寿山村,因产地而得名。山中有村,名为寿山村,村落四周青山叠翠、溪涧潺潺。地质勘探结果表明,寿山石主要分布在福州北部与连江、罗源交界的“金三角”地带,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江,西至旗山,方圆不过二三十里。
寿山石分布可分为两大产区:一个是寿山产区,另一个是月洋产区。寿山产区是寿山石的主要产区。全世界仅有中国的福州寿山村的中坂田中产出田黄石,其面积只有10.3亩。据称田黄石有史以来全部的开采量加起来还不足300公斤。
位于寿山村东南面8千米处的加良山,是月洋产区内唯一的寿山石产地。这里因出产久负盛名的“印石三宝”(田黄、芙蓉、鸡血)之一的芙蓉石而驰名中外。从明清到近代,因大量开采,资源逐渐枯竭。
寿山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不同的石种从外形、色泽至肌理,都有其独特之处。
田黄石 主要从色泽、石形、石皮、格、石纹等方面进行评价,最主要的是在质地上。章鸿剑《石雅》中说“首德而次符”,“德”是石的质地,“符”是石的色泽,也就是说品评石的质地是第一位的,而色泽是第二位的。田黄石质地细腻光滑,无绺裂瑕疵,石质润泽不含杂质为佳品。色泽也是重要指标,以黄金黄、枇杷黄最常见,红田、白田珍罕,桐油地属下品,黑田多粗劣。石形多呈自然块状,自然厚薄适中,形状方圆规矩价值最高。有的田黄有黄、黑等色皮,奇巧者价值高。田黄多有红、黄、无色等特有的格纹,其分布、线条都是评估要素。田黄多有萝卜纹、网状纹、水流纹、棕粒状等多种自然纹路,往往细纹流畅、层次清晰其价值更高。
评价寿山石 首先,是寿山石的质地,在观赏性方面能和田黄媲美的寿山石,例如水坑石和荔枝洞高山石。水坑石产于寿山溪上游坑头之麓的溪旁,产量非常少。石质多为透明状结晶体,润泽凝腻,富有光泽,品种如水晶冻、鱼脑冻、黄冻、牛角冻、桃花冻、玛瑙冻等。寿山石的价值,在田黄之后,白芙蓉、荔枝冻、桃花冻等也升值迅猛。
其次,名家雕刻寿山石的收藏价值大于原石。收藏寿山石需要精美雕工,名家雕工自然价值就高。其中印章和薄意雕最受欢迎。在印章、薄意、圆雕等寿山石的各种雕工中,方章要去掉六面,至少是五面,如果是圆雕至少要把中间的部分都去掉,只有薄意雕去掉得最少,所以寿山石中,薄意雕寿山石比方章和圆雕价格应该更便宜,最名贵的是寿山石章。
还有就是寿山石的价值不在其块度大小,主要把握一是寿山石的纯净度要高,质地要干净,少杂质;二是寿山石颜色鲜艳,颜色艳丽,吸引人的眼球,比如艾叶绿石的艳绿、旗降的鲜红等;三是寿山石质地通透,透的永远比不透的好。透润寿山石少,呈冻透的寿山石更少,如水晶冻等;四是寿山石色彩奇异,巧雕妙趣横生,价值就高;五是雕刻工艺精湛,价值就高,寿山石雕刻工艺,既有手工,也有机械,好石配好工,才是一件艺术品。
由于寿山石“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作雕刻材料的寿山石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还广泛用于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作为艺术品的寿山石雕本身,可以说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精美的寿山石艺术品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着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寿山石保养
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应避免阳光暴晒和高温环境。
经过雕刻加工成品的寿山石雕适宜室内陈列,如石表有灰尘,污物污染,只要用细软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切忌用金属或其他硬物修刮,以免破坏明亮光滑的表层。
寿山石小挂件可经常摩娑抚玩,油渍在人的体温作用下附着并沁入石中,久而久之,石质则更有灵性。
对收藏的寿山石作品,最好放置锦盒中,薄抹白茶油,石表吸透油质,不易干燥,以养其性。
从总体上说,寿山石宜用油保养,但不是每个石种都适宜,比如芙蓉石洁白细嫩,久沾油渍则变灰暗,失去光彩,所以应忌与油触染。不同寿山石其保养方法也有差别。
例如,田坑石石性稳定无须过多抹油,只要时常摩娑把玩。水坑石通透洁质,把玩在手温润光洁,也不必油养。山坑石中的高山石石色丰富,但质地较松,表面容易变得枯燥,色泽也变得黝暗,需要经常上油保养。高山石抹油后最好陈列于玻璃柜中,以免灰尘沾染,但要防止灯光高温时石头起裂。
都成坑石与旗降石石质坚硬,不必油养,可上蜡保护。寿山石中普通的石料,如柳坪石、老岭石、焓红石、峨嵋石等可打蜡处理,不用上油,时间长了沾上灰尘,不宜水洗,用软布擦抹就行。
用油养护时白茶油是最理想的材料,花生油、沙拉油、芝麻油皆会使石色泛黄,所以不宜采用。
寿山石种类
寿山石的开采及利用历史悠久,分别以产地、矿洞、石品质地、色相、石农名等命名,约有100多种。
□高山系
田坑石类:田黄、白田、红田、灰田、黑田、花田、硬田、溪管田、搁溜田等。
水坑类:水晶冻、牛角冻、鱼脑冻、黄冻、鳝鱼冻、天蓝冻、环冻、坑头冻、掘性坑头、冻油石等。
山坑类:和尚洞、大洞、玛瑙洞、油白洞、大键洞、世元洞、水洞、新洞、荔枝洞、嫩嫩洞、四股四、太极头、鸡母窝、小高山、白水黄、鲎箕田石。
各类杜陵石、掘性杜陵、马背、善伯洞、鹿目格、尼姑楼、迷翠寮、蛇匏、碓下黄、月尾石、艾叶绿、栲栳山、铁头岭、花坑石、虎岗石。
各色高山、红高山、白高山、黄高山、虾青背、巧色高山。
各种高山冻、高山环冻、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冻、高山牛角冻、高山鱼脑冻、高山鱼鳞冻、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等。
□月洋系
各色芙蓉、将军洞芙蓉、上洞芙蓉、半山石、竹头窝、绿箸通、溪蛋、峨嵋石等。
□旗山系石
各色旗降、焓红、老岭石、汶洋石、大山石、豆叶青、圭背石、九茶岩、猴柴、连江黄、山仔漱、吊笕、柳坪石、鸡角岭、金狮峰、房栊岩、鬼洞、牛蛋黄、寺坪石、二号矿冻石、山秀园石、松坪岭石、煨乌等。
(责任编辑:王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