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剑锋:一块石头的命运
2013-06-30 17:27:05 未知
上海世博会芬兰馆标识
十几年前刚到上海,开车经过郊区的松江,看到公路边草地上丢弃着许多巨大的石头,很是壮观,打听了一下,这些石头都是从浙江山区里运出来的,心想,那得花多大的力气呀!而这些天然巨石被人“绑架”至此,从此“背井离乡”,估计是不可能回到山里故乡了,有的可能会被边上别墅里的有钱人相中,而有的却可能要永远地站立在这灰尘漫天的公路边了……
前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受邀去芬兰赫尔辛基体验生活,有缘结识了许多芬兰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很是为芬兰人民的质朴和热情所打动。也拜访了不少地方,深刻感受到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一年大半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的民族深黯如何珍惜夏天里的每一束阳光,正同他们在冰冷严酷的冬天里通过相互取暖获取能量的传统一般。他们也尤其相信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精灵护佑,而居住在森林里的每一棵小草和小花都有自己的尊严和讲不完的传奇故事。
建筑师戴穆为了设计出能够体现芬兰精神的场馆,特地租了一个小岛,全体设计师在岛上居住了一个月,最后胜出的方案灵感来源于远古时期,冰水冲刷石头形成的天然洞眼,整个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洁白的大碗,美名“冰壶”,取自唐代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芬兰馆最终赢得了世博会小型场馆设计的金奖。如果按我们的说法,他们的方案必定是吸食了日月之精华才得到如此的殊荣。而实际上对他们而言,万物皆精华,并非一定得是日月。为了给漂亮的“冰壶”设计一个得体的标识,我特地考察了芬兰馆的施工现场,正在搭建中的芬兰馆边上四周水池中铺满了鹅卵石,注入水后,场馆便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了,当时我想:“也许最好的标识设计便是看起来最不像标识的那个,而天然的鹅卵石便是最好的设计!”。戴穆显然爱极了这个设想,而松江的那几块在我脑海里生活了十几年的石头也在这样偶然的机缘里找到了它们的人生价值,其中的一块还被世博会博物馆永久收藏了。世博会开园以后,无数的观众在这些石头前面留影拍照……
(备注:中国文人们对石头的喜爱和把玩由来已久,但观赏的标准必须是“透、漏、瘦、皱”, 不大会对一颗普通的石头动情。前段时间,我在苏州闲逛,得知好的“太湖石”已然是动辄百万,成为许多人投资的另一个渠道,不知从啥时候起,中国人眼里看出去任何东西都和铜钱挂上了钩,生活似乎就变成了一段无休止的谋取金钱和消费金钱的过程。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像芬兰人那样平静地欣赏一块普通的石头呢?)
(责任编辑:王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