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张丽华:钱塘学画记

2013-06-30 17:35:55 未知

王作均

  自然界的枯树寒林、小桥流水、高山峻岭等山山水水令我神往而情有独钟,而历代浙江山水画家传承有序,累积起来深厚的传统底蕴,使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与创作走在全国学术前沿,也成了我来到钱塘江畔学习山水画的理由。

  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校园里,有很多像我这样人到中年的同学,为圆年轻时做画家的梦想,告别丈夫儿子,放下慢节奏的慵懒生活,在不被亲朋好友理解的眼光中,离开温馨的家,来到钱塘江畔开始自己的绘画之旅。来美院学习之前,很多来这里进修学习过的同学说,随着艺术作品与市场结合的日益密切,很多教师醉心于艺术市场,失去对艺术本体的探求与对教学的热情而吝于动笔示范,用言说代替示范,以敷衍充塞课堂,这些传闻让我来美院学习之前的心情很忐忑。

  到学院报到的时候,我被分在山水画专业进修二班,班主任是叫王作均的老师,听说他是上世纪80年代留校的高材生,旅美16年,近些年归国从卓鹤君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毕业留在美院又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初次认识王作均老师是开学第一天的班会上:中等个子,身体壮实,面相敦厚,鼻梁上架着方框黑边眼镜,一张口给人浑厚、利落、亲和的味道。他幽默诙谐、沉稳热情、谦和诚恳,极具艺术家的气质,丝毫没有传说中艺术家的冷漠、孤傲与高高在上的感觉,打消了班上来自全国各地学子的重重顾虑,让我的内心得到宽慰。

  在随后的日子里,王老师那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与和善待人的性情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教学中,不管你画得好还是不好,从不会用批评的语气给同学们点评作业,而是以鼓励的方式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的状态,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学习绘画的信心和兴趣。他把自己对山水画独特的理解,用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同学们了解山水画的内在规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不但教同学从简单的一笔一画入手,同时非常注重绘画线条质量。如在树法教学时为了让我们理解树的各种姿态,融入拟人化的手法让同学们体验生活美与绘画美的一致性,把树的姿态比喻成女性的身体,凸显婀娜多姿的姿态。还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运用到笔墨语言中,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认知。他的教学不是简单的课徒示范,还进行概括总结。如把三棵树的排列组合画法以“品”字形式概括,进行大小、疏密、顾盼有情等多样统一的排列组合,既提高了同学们的树法组合能力又培养了绘画的概括思维能力,并引申到一组及一片树林的方法,他还把“品”字布局法发散到皴法、墨法、用笔等方面,层层递进不断把教学引入更深层次。他就如一个武林高手帮助弟子们融会贯通,打通任督二脉,进入绘画的自由境界而不局限在“画山是山、画水是水”的单一境地。

  他的教学具有精心、耐心、细心的特点。小到如何洗笔蘸墨,如何用好手中的毛笔,让笔尖、笔肚、笔根发挥最大的作用等等总是反复讲解示范。在课堂上针对同学们在绘画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耐心讲解,反复示范,哪怕是屡改屡错的笔墨缺陷,仍然是耐心地修改,直到相对贴切为止。对自己多年艺术实践总结出的“品”字排列组构的心得体会,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学们,让大家一起分享他那独特的王氏“品”味。他曾说,我要把自己近40年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西方的科学理性思维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用简洁、清晰、直白的语言传授给更多热爱绘画的人,这既是从事美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艺术家的责任。

  我们是成人国画进修班,不似美院本科生有很多教学质量的考评,教师完全可以在插科打诨的聊天中轻松度过自己的教学时间。但王老师从来不会让有限的上课时间白白浪费掉,总是一刻不停地讲解示范修改。有时候同学们都觉得老师太辛苦了,就劝他休息下,他总是说,还好还好!由此不得不佩服王老师的敬业态度。与当下很多“应付型”的教师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和境界上的差异。

  我们每个学期安排一周以上时间赴外地写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画理”与自然中的“物理”进行印证,达到巩固强化提高对山水画的认识。王老师和我们年纪不相上下,但每次带队写生总是把我们当作他的孩子似的。记得第一次去安徽齐云山写生,王老师不顾一路舟车劳顿,放下行李就带着同学们去熟悉环境,为了大家的安全还叮嘱同学们出去写生一定要两三个人一组成行,不可以单独行动,关爱我们就如关爱孩子一样。

  最让同学们感动与佩服的还是赴河南省太行山写生。我们到山里写生的时候,天公不作美地下起了雨,雨中的太行山迷迷濛濛,特有的山体都笼罩在一片雨雾中,像要出嫁的新娘,羞羞答答,让人猜不出山里面隐藏的秘密。等雨稍小些,老师就带着同学们熟悉环境,为接下来一周的写生选好写生地点。第一天的写生先是示范给我们看,然后让大家自由组合出去画,他自己也坚持进行山水画写生实践。傍晚,老师刚咽下晚饭又马不停蹄地为同学们一天的作业进行点评,及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注意的细节,包括用笔用墨、画面的虚实疏密处理、整体布局等等。作业两天点评一次,26位同学一个个点评讲解过去。所以在太行山写生的十几天里,他每天都忙到深夜,任劳任怨。也让我不得不叹服老师健朗的身体和过人的精力。看着他忘我投入到教学中的样子,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为同学们倾注全部的教学热情?他说:“虽然你们一年以后就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教得好与不好都不是老师的责任所在,但你们非常不容易地下决心告别家人,安排好工作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山水画,实在是不容易啊!所以,我要尽量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绘画技法与认识。”

  “师造化,法心源”是中国画基本创作方法,经过传统技法的训练学习和“外师造化”的写生体验,如何转换到山水画创作,对于同学们来说又是一个难题,而学院要求每位同学的毕业创作作品是8尺大画。当我面对着4尺宣纸时都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在纸上画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表现。这时王作均老师就一步步引导同学们先从4尺对开创作开始,把4尺对开的创作规律掌握了后(因为正方型的构图是比较难的一种,但能训练创作能力)又引导大家进行4尺整张的创作,然后让同学画6尺或8尺的大作品。他总是禅精竭虑用尽心思循序渐进地提高同学们的创作能力。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位负责任的教师,使我们的创作能力提升很快,也让山水画进修二班结业作品面貌各异而不是千篇一律,更使我们在山水画的艺术道路上朝着更高的方向一步步地迈进。

  以往总觉漫长的一年,竟然在笔底下不知不觉中飘逝。这一年里,对于从零开始的我来说,不敢说在艺术上有多大的提高,但在王作均老师的熏陶下,不仅在山水画中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从他的身上感受到真诚、直率、宽厚的品性和许多做人的道理,它必然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以后的生活和对待艺术的态度。

(责任编辑:王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