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为何进入威尼斯?
2013-06-30 21:32:59 雅昌分析师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中国馆,再到如今的多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艺术似乎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平台。虽说取得国际化平台的认可是各个策展人和艺术家进入威尼斯的初衷,但最终登陆威尼斯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目的。
相对于首次进入威尼斯平行展的其他策展人,王林与吕澎有了往届经验之后在今年的平行展工作上可谓熟门熟路,在展览运作模式、场地选择、资金筹备、中意双方合作、画册文献准备方面都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方式,无论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还是回顾中国进入威尼斯二十年,两位策展人的较量从中国西南跨越至威尼斯,又遭遇在军械库中国馆的对面,两个大型中国平行展相距不过二十米。
“要在双年展举办的11月份向组委会提交方案计划,组委会会在展览当年2月份左右给予审批答复,在拿到审批答复之前,不管结果成功与否,都要准备展览场地。” 多年的策展经验让王林对于平行展的申请成功早有把握,而且“未曾呈现的声音”也由于率先公布主题引来较多关注,王林说:“引来关注一方面是好事儿,但另外一方面也是危险的。做好了受关注就是好事,要是做不好关注就是坏事,所以大概这个关注是因为展览规模大,一百多个人的展览来作为主题展的一个平行展,能够被组委会批准可能一般人会觉得很奇怪。”
对于这次的参展目的,王林谈到虽然通过西方策展人的选择和中国官方在国际舞台上展出中国当代艺术,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形象依然显得比较零散和片面,所以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复杂而丰富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充分呈现出来,所以“未曾呈现的声音”就是针对这种状况。
总体来看,王林在此次展览中并未选择过于明星化的艺术家,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各个门类的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了展览中,但这个多达150位艺术家参展的大规模展览在操作过程中引来颇多质疑,有媒体称“未曾呈现的声音”由四川一家文化公司赞助2000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展览运营与宣传,双年展开幕期间这个展览也成为广告宣传力度最大的展览。但参展艺术家需要提供一两件作品作为参展回报,同时,艺术家到威尼斯的差旅需自行解决。
策展人吕澎推出“历史之路”则把展览的焦点偏向了文献,吕澎谈到他在完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和《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史:2000-2010》两部艺术史写作之后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这20年的历史需要更多的角度去研究,“因此,在当代艺术圈普遍反省问题和回顾历史的时候,我相信通过对中国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二十年(1993-2013)进行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角度。”
在经过文献梳理和资料收集之后完成出版,吕澎决定直接以一个展览的方式来呈现,所以“历史之路”就这样水到渠成。“在2012年的一年里,温成带领他的助手走访了大多数参加过双年展的艺术家,所以我们拥有了参展艺术家的一手口述资料,并以《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访谈录)》为书名出版,这部文献收集了超过70位参展艺术家及相关参与者、推动者的访谈以及从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与威尼斯双年展有关的文章。”吕澎这样描述。
但相对于出版物的偏重,“历史之路”展览作品的艺术家选择和策展理念被弱化,“配合这些资料呈现,让观众了解整个二十年,我们当然要把这些参展艺术家今天的面貌呈现给大家,所以就是每个艺术家都差不多是最近几年的作品。”被问到如何选择艺术家时,吕澎说在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60多位艺术家中选择了20位,而艺术家是否参展也更随意一些,更多的是将艺术家现有作品拿来参展。
策展人黄笃对于威尼斯双年展也并不陌生,他90年代在意大利留学,担任了2003年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助理工作,同时也策划了2011年意大利贫穷艺术大师库奈里斯在中国的大型各占,所以黄笃对于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甚为了解。黄笃策划的本届双年展的平行展是作为“文化•精神•生成”的第二单元,他将主题定为“放大”
“这个主题旨在对本届双年展主题‘百科全书的宫殿’及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相关的艺术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如果说‘百科全书的宫殿’蕴涵了对视觉知识系统的综合呈现与分析之意,那么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其整个范畴的组成部分,我们把平行展的主题确定为‘放大’,试图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和背景下表达不同的声音,也正好回应了这种百科全书的功能和意义。”黄笃介绍。
在艺术家选择上,他谈到无论在艺术家年龄还是展览的多样性上都进行了精心选择,但是不少观众也反映,作为支持方的亚洲艺术中心和德美艺嘉也将多位自己推广的艺术家安插其中。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