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DECO里的上海意味
2013-07-02 08:50:53 王唯铭
ART DECO风格的国泰电影院 施培琦 图
当ART DECO风格建筑泛滥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后来的我们开始明白,海派文化在建筑中构成之一的“国际性”得到了着力的彰显,此外,“国际性”正是上世纪20年代起被克罗比乌斯们反复追捧的一种意识形态。
下面,我来说说网络上的一次调查。
那次调查的主题是:你心中的上海应是怎样一种形象?
调查的结果表明,众多被调查者全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盛行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种建筑,这种建筑的风格正是了不起的ART DECO。重要的是,被调查者们纷纷地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他们选取的建筑有百乐门舞厅、国泰电影院、中汇银行以及国际饭店,毫无疑问,上述建筑全都呈现着ART DECO的跌落式结构,还呈现着表征着ART DECO风格的那些丰富的线条,他们还十分热烈地下着断言: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上海!上海就应该是这个模样!
请注意,他们没有说外滩的汇丰银行大楼象征着上海,尽管这幢大楼获得了“从远东到白令海峡最漂亮的建筑”的评语;他们也没有说英国总会大楼、跑马总会大楼以及其他一些大楼是“上海模样”,尽管上述建筑巍峨壮丽地成为了上海地标。他们只认同ART DECO。
被调查者没有谈及海派文化。但我相信,倘若询问,被调查者定会持有与我相同的观点: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租界中产生的ART DECO建筑,不仅显示着海派文化“包容与交融”的精髓,其“国际性构成”更对海派文化作了清晰而明确的阐释。
只是,一个问题必然提出:什么是ART DECO?
ART DECO是个艺术运动,发生的时间大致在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发起的地点是法国。
专家们共同认为ART DECO缘起于世界的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鉴于“三化”彻底地改变了人们原先的生活方式,这就迫使一部分非传统的艺术家寻找新装饰让产品形式更加符合现代生活,于是在1925年,法国巴黎,一个叫“装饰艺术展览”的推出,如同导火索般地将这个运动点燃。
现在,人们看到了因工业文化而兴起的机械美学:呈扇形辐射状的太阳光、齿轮或流线型线条、对称简洁的几何构图等等,而对比强烈的明亮色彩,也刺痛着人们的眼球,此外,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玛雅等等文化也都成为ART DECO风格的一种说明。
运动由法国波及全世界,在美国,最初得到的是暧昧的沉默,随后,便显示了燎原之势,在纽约曼哈顿,这个不同寻常的场域,世界目睹了威廉·范·哈伦设计的克莱斯勒大楼和威廉·拉姆设计的帝国大厦,它们展示的正是ART DECO风格的丰富线条和逐层退缩结构。
起源于法国但并没有红火于法国的ART DECO在美国拥有了它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上海也让ART DECO狠狠地火了一把。一个统计,主要在20世纪的30年代,上海共建ART DECO风格建筑达千幢以上,上海因此成了除纽约外这个世界上最多ART DECO风格的城市。即使在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美学最为盛行也最为强势的外滩,亦有地标性的ART DECO建筑,它们便是1929年诞生的沙逊大厦与1936年诞生的中国银行大楼。为高度,唯我独尊的沙逊与有宋子文作为背景的中国建筑设计师陆谦受有过一次“争斗”,结果是沙逊保全了面子而华商势力受到了一次重挫,但说到风格,两幢建筑却同出ART DECO的娘胎,尽管中国银行大楼走样得厉害。
就这样,整个20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被ART DECO风格大包裹、大簇拥,形象深入市民之心,成了城市的指代和象征。换句话说,除了ART DECO,你还能找出其他什么类型的建筑来指代、来象征上海呢?
只是,敏锐的男女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新古典主义风格无法表征海派文化,那么,ART DECO为何却能表征?它不也由西方导入吗?
我想,“国际化”或“国际式”是一个比较适宜的解释。
文艺复兴或新古典主义在上海大肆盛行的年代,西方人的自命不凡已到妄自尊大的地步,他们专注的只是自己的文化而睥睨世间一切,这让他们的文化——尽管确实是那个时代顶尖的文化——在固步自封中产生了排他的缺陷,文艺复兴也好,新古典主义也罢,在开埠后的上海所完成的只是“我-我”对话,而不是睿智的“我-他”对话,如此强势的西方文化心态又哪里会有“包容与交融”?
ART DECO不同,它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它没有祖国。尽管这个运动诞生于法国,它的助产士却一再声明,它既不炫耀某列强实力,也不依附某贵族阶层,作为一种国际式文化,它追求的是普世价值,它是也只能是已经到来的那个工业时代、现代社会的表征,也因此,它彻底开放、没有边界,可以拥抱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可以拥抱任何一座城市和家庭。
ART DECO传入上海,新一代的上海市民已经随着这座城市而一同成长。倘若说老市民还目眩神迷于西方文明、西方文化,那么,新市民则有所跳脱,他们有了更加自由的审美,也有了更多样的选择。ART DECO的全球性、国际式让他们不再产生异样感、陌生感,更不要说产生压抑和敌意了。在这种风格中,他们更多读解到的是它的亲切性,这让他们倍感信任。这些足以解释为什么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竟然会拥有如此之多的ART DECO建筑,也可以解释每个符合中产阶层定义的上海人家,即使他不曾居住在毕卡弟公寓或麦特赫斯特公寓,也没有步入沙逊大厦或国际饭店,但他们总会在国泰电影院里看上一场电影,进门或出门之际也总会对国泰电影院的ART DECO风格的正立面看上几眼,那家中的摆设,即使平常如一个花露水瓶,那种ART DECO风格也会让他们感觉欣然与喜悦。
是的,20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充分地ART DECO化,而“国际式”的构成让海派文化具备了真正的张力。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