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国华:浅谈“艺术基金”

2013-07-04 16:25:12 李国华

  2005年5月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上,一家来自西安的“蓝马克”艺术基金出资五十万美金购买了刘小东《十八罗汉》组画,轰动一时。不过彼时,艺术基金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事物,大多数人不知其为何物,国内艺术基金数量与规模也都非常小。经过了近八年的发展,艺术基金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可是因为投资门槛高,信息公布不透明,对于普通公众以及艺术圈大部分人士来说,它依然显得神秘。那么在艺术基金的神秘面纱背后是什么呢?这先得从基本概念说起。

  艺术基金是什么

  在金融行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存在的基金数量非常繁多,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把它们从目的上区分,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用于某项专门事业的公益基金,比如慈善基金、教育基金、国防基金;第二类是纯粹出于投资获利目的的证券基金;第三类是,用于保存某项资金,防止其因通货膨胀或其它原因而贬值的基金,如社保基金。而我们说道的艺术基金大多为第二类,虽然也有很多艺术公益类基金,但本篇文章主要谈及是用于投资获利的艺术基金。

  事实上,艺术基金与其他金融、房地产类基金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它是艺术品金融化的产物。只是由于艺术品行业运转、盈利模式的特殊性,艺术品基金才显得有些特殊。而谈到艺术基金必须先从艺术品金融化问题开始。

  艺术市场发展之初,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其规模和艺术品单价能够达到后来的状态。而最初购买艺术品的人,大多是真正的爱好者与职业藏家。但随着艺术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艺术品价格节节攀升,甚至达到了天价,于是越来越多出于投资目的的资金开始进入艺术品市场。他们对艺术品市场介入,以获利为目的 ,将艺术品视为“金融资产”与“理财工具”。而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后,它就可以用于融资,也可以去保险公司投保,还可以成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于是与艺术有关的金融产品被不断开发出来,有艺术基金、信托、按揭、担保、抵押、保险等。

  其中艺术基金则是将一些投资人的资金汇集起来,由银行或基金托管,再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运作,投资艺术品市场。投资者按照事前约定好的收益比率与年份回收资金和利润,而基金管理者则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或者从投资收益中进行分成。

  艺术基金的三个环节

   募集、管理、退出,是艺术基金流程中的三大环节。

  艺术基金的募集方式分为公募与私募。私募艺术基金为民间私下合伙投资的活动,只要出资人间建立了完备的契约合同。但如果公募则必须经过证券行业管理部门的审批,允许这项活动的牵头操作人向社会公开募集吸收投资者加入合伙出资。公募基金是社会基金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形态,可是因为艺术基金往往门槛较高(其最低认购份额往往都在百万以上),再加上艺术行业的小众性,所以艺术基金大多为私募基金。近来,信托型艺术基金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即通过信托公司发行,由艺术品基金公司作为投资顾问进行管理。由于信托能够通过现有金融机构渠道大规模发行,它也渐渐成为了艺术基金的主流模式。

  管理则是艺术基金流程中中间环节。由于艺术市场的特殊性,艺术基金的管理者与经营者不仅需要资本的操作的手段,也必须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圈内人脉或者需要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并且艺术品涉及的真假以及优劣问题是投资环节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所以组建一个强大团队,是一个成功艺术基金必须事前做好的工作。在目前看来,大多数艺术基金选择自己组建团队亲自操作,也有一些艺术基金与已成熟的合作伙伴进行搭档,以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将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经营。而投资的方向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针对艺术品,即买入、卖出,从中赚取差价;另一类方式则是针对个体艺术家进行投资,即对艺术家的创作、展览与出版进行资金支持,并对其进行市场包装与运作,最后从其作品销售中获利。

  如何退出是艺术基金的关键。由于艺术品的流动性较差,大多数艺术基金的投资周期为五年或者十年。当然也有一些周期较短的艺术基金,但这些基金的风险性也相对较大。从现状看,艺术基金退出最主要渠道为拍卖,其次则是平时的销售。除了以上几种,还有一种退出方式,即私下转移信托的方式。即艺术品基金将自己手中的艺术品转交给第三方,作品获得的利润收益归第三方,但需支付给投资者的收益以及信托相关费用也由第三方承担。不过这种方式往往实现较为困难,特别是艺术市场行情下跌或者不明朗的状况下,更是难以出手。而碰到一些艺术市场不好的年份,艺术基金也会与投资者进行商议,延长基金兑付时间或者下调之前给出的利润比率,一些艺术基金也推出了“3+1”或“5+1”的产品模式,就意在防止退出年份,市场行情不好的状态下,可以延长兑现的时间。当然,在退出压力巨大而又无法找到出口,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些艺术基金也会用新募集的资金用来兑付到期的基金。只是这样只能暂时性掩盖问题。这一手法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中非常普遍。

  中国的艺术基金

  虽然2005年中国就有了艺术基金,但人们往往把2011年称为中国艺术基金的元年。由于股票市场低迷,房地产投资又受到政府严厉地控制。大量的资金找不到了去处。艺术基金模式的出现以及艺术市场前几年的发展,让这些资金看到了机会。到了2011年,忽然之间原本只有几千万规模的艺术基金市场增长到了五十多亿。根据《投资有道》杂志社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1年中国最大的规模的艺术基金为北京艺融民生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资金量达到10亿。而国内近30家艺术品公司发行了超过70支艺术品基金,基金规模总计57.7亿。而基金主要类型为信托型基金如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计划——艺术品投资投资计划1号”,以及少部分有限合伙基金。

  不过资金量的忽然猛涨,对于艺术市场并非完全是一件益事。正如艺术市场研究者赵孝萱就指出:“艺术基金绝对是中国艺术品金融化的重要角色,对艺术市场未来的良性发展影响甚深。但如果一群不懂的人,带着大量的资金进来,只是搅混了这池水,反而是艺术市场未来极大的隐患”,进入艺术基金市场大部分资金都是掌控在不懂艺术的金融或者商业人士手中,他们的进入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利。并且这些基金的回报年份大多较短,很多都以两年作为运作周期。这显然是出于投机目的所致,也是非常不合理的周期。而其“短、平、快”的运作模式,将本来已经不合理的中国艺术市场推向了更不合理的深渊。

  当然大量其他领域的资金的进入,也给艺术市场带来一些新的思想与操作知识。为了方便投资与管理,很多新成立的基金引进了各种指数、市场分析模式、涨跌区间量化标准等等。这对艺术市场进一步金融化、规范化起到了推进。只是在对于学术机制在艺术市场中扮演角色的作用,很多艺术基金的管理者们并没有清醒认识。因为决定艺术品与艺术家在未来增值可能性的最重要原因,除了资本外,还由其在学术架构以及艺术史中的地位所决定。只有好的作品,被众人认可的作品,它的基础才会雄厚,它的潜在购买者才会广泛,它在未来的增长才会更有保障。

  人脉也是艺术市场中的重要资源,尤其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很多新入场的基金管理者对于艺术圈并不熟悉,他们获得市场的情报相对滞后,与艺术家的关系也普遍不够深入。这导致在购买作品时,一方面他们往往买到的作品价格偏高,另一方面也会被艺术圈内的各种陷阱所诱惑,购买到假货或者买到远远高于其实际价格,又或者无法继续转售的作品。

  而2012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整体滑坡,也让中国艺术基金的前景显得有些让人担心。因为据统计,2013年是中国艺术品基金退出年,国内艺术品基金将有29款产品在2013年面临兑付期,总涉资26.42亿元人民币。成交量的下滑与艺术市场的低迷状态,会使得今年艺术基金的退出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不过艺术基金作为一种机构投资艺术的模式,在未来仍然拥有巨大的潜力。并且经过前期试水以及交了大量“学费”之后,很多中国的艺术基金也开始逐渐总结经验,更多的专业人士的加入也帮助艺术基金将今后运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

  关于未来

  在世界范围内看,投资型的艺术基金已经拥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艺术基金的操作、管理模式已经非常成熟,政府相关的监督机制也比较健全。而成功艺术基金案例也非常多,最为著名案例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从1973年到1997年这二十五年内,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在先后投入4000万英镑资金收藏艺术品后,最终获得了1.68亿英镑的总收入和11.3%的年收益率。当然这与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在盈利模式、平抑风险、监管机制与抓住离场时机有非常大的关系。其他成熟的世界艺术基金还有位于伦敦的美术基金、由荷兰银行推出的中国基金以及俄罗斯艺术基金、艺术经纪人基金等。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合理的机制下,艺术基金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艺术金融价值,国内的艺术基金在这方面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当下艺术基金大多单一围绕艺术品交易的模式也值得注意。在艺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下,艺术基金的管理者们应把目光放得更为宽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就建议:“艺术品基金投资应形成多个热点。大量资金不应只进入艺术市场,还可以投资艺术品仓储、保险等。资本只买艺术品,集中度太高,易累积风险。资本更应该关注的是文化产业而不只是文化产品”。

  相信在合理化的机制以及更多专家的加入下,中国艺术基金在未来会有更好地表现。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