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探秘清代时尚玩物鼻烟壶

2013-07-05 14:47:21 未知

  鼻烟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商人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帝,随后传入民间。中国人发明了多姿多彩的鼻烟壶,将它从一个带有西方化元素的器皿转变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鼻烟壶。虽然现代人基本不用鼻烟,但是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流传下来,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清代鼻烟壶的制作,首先是从宫廷造办处开始,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鼻烟壶的雅好和推崇,并将御制的鼻烟壶赐给内臣外官,鼻烟壶的制作,由宫廷发展至民间。地方官员为讨皇帝欢心,也将民间作坊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贡入宫廷。清代鼻烟壶的制作呈现出官民并举的局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2000余件鼻烟壶,大部分是皇宫的遗留物。根据实物和文献记载,鼻烟壶应当是清康熙时始创的。相比于康熙,雍正对画珐琅鼻烟壶的制造更为积极,造办处活计档中有他亲自审定造型图案、钦定制作黑地白梅花和红地白梅花鼻烟壶的记载。为把鼻烟壶做得更好,他不惜重金酬赏,如雍正八年三月,新制的画珐琅飞鸣食宿雁鼻烟壶,雍正帝就爱不释手,一次赏银就达130两之多。据介绍,雍正时期的鼻烟壶,造型上设计出了葫芦式、荷包式等不少新款式,色彩也更富有变化。据说,雍正喜欢黑色,所以常用黑釉作地,或以黑线勾勒,款式也多用黑釉书写,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而乾隆年间则将玻璃生产工艺达到了高峰,新烧成的金星料,仿翠、仿玛瑙、仿玉玻璃等都几乎可以乱真。此外,乾隆时期还大大发展了玻璃胎珐琅彩这种复合工艺,将珐琅彩釉绘在玻璃上,使鼻烟壶的制作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责任编辑:李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