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房用品:市场火 发展忧

2013-07-08 09:01:41 王溪楠

  经常买宣纸的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对于宣纸这几年的价格上涨都有体会。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些年书画市场持续的火热,社会上书画兴趣班的增多,中小学书法课的普及,使得文房用品的需求有了大幅提升。

  6月中旬,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第31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记者看到,1万余平方米的展览面积,500多家商户参展,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众多书画、文玩爱好者,每个展位前都有人不断来询问和购买,一些商家忙着将订购的货品装箱运往全国各地……

  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对“文房四宝”的前景不免担忧:“文房四宝”是否还有文化魅力?“文房四宝”的产销和供求如何?书画家对文房用具有怎样的需求?文房四宝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哪些问题?

  实用性还是首要功能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宋代陆游以文雅的“士”字来形容文房。在古代,笔、墨、纸、砚是人们用来书写的主要工具,文房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宋代以来,因制作工艺较为精良,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歙县的徽墨,安徽泾县的宣纸、广东肇庆的端砚在众多文房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仍是人们口中传颂的“文房四宝”。其实不仅限于这几个地区,全国很多地方现在也都有制作、传承“文房四宝”的工艺,较为著名的有四川夹江县的宣纸、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等。此外,除了笔、墨、纸、砚这四种基本工具外,笔筒、笔架、墨盒、臂搁、笔洗、书镇、砚滴、印泥、裁刀等也都是文人墨客书房中必备的日常用具。

  在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所长蔺涛看来,“文房四宝”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实用性还是第一位的。“文房四宝首先是实用物品,艺术装饰是对其价值的延伸。书法家常讲‘墨非研不能书’,原因正在于研墨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墨研好了,书写章法和绘画安排也想好了,作品就能一气呵成。研出来的墨浓度可人为掌握,创作不同的作品使用浓度不同的墨,更能发挥书画创作者的艺术水平。”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也认为:“器型再漂亮,没有实用的价值,我们也认为它只是一件物品,与书画的精神相距甚远。要在实用的价值上增加美感,就有了欣赏价值,之后才会有艺术价值,有了这三个价值才有收藏价值。”

  为了追求创作的效率和便捷,现在很多书画家大都选用便利的文房用具,最典型的就是用墨汁替代用墨块研墨。但随着书画市场的蓬勃发展,出于“与众不同”的目的或者创作中的特定需要,一些画家也在追求更高品质的文房用品,有的还会选择定制自己专用的笔墨纸砚。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马文西告诉记者,他使用的纸和笔是在日本、港台等地专门定制的,墨和砚台则是他家祖传下来的。

  “文房四宝的交易是一种买卖的市场行为,也是一种服务行为。对于一些艺术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艺术家来说,需要具有特定性能的宣纸来配合,需要纸张完全根据他的需求来做。宣纸有着满足中高端书画创作需求的责任。”中国宣纸协会常务理事、安徽泾县蔡鸿记宣纸工艺厂厂长蔡江涛说。

  多元需求促进工艺改良

  据郭海棠介绍,文房用品行业在近些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1949年前这个行业的产值是3亿元,从业人士在3万人左右,现在产值已增长到60多亿元,从业人士达30多万人。“文房四宝博览会除了提供大家实用的文房物品,还给大众提供了交易的平台。1988年初次举办此会是展览面积是300平方米,只有30多个展位,现在已有1万多平方米,500多个展位。这其实就是文房用品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郭海棠说。

  在琉璃厂一家店铺的负责人黄先生眼里,近10年文房用品的购买行情可谓节节攀升,每年平均增长幅度在7%左右,近两年高的时候能达到10%。其中笔和纸的行情又高于其他两项。总体来说还是诸如红星、一得阁等知名厂家的用品销路更好,此外,一些新型材料制作的纸、笔等也有很多书画家喜欢尝试购买。

  据了解,现在人们购买文房用品的主要用途有三个:首先是为了使用。其次是收藏。随着近些年收藏市场的升温,“文房四宝”以其特有的美观和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部分品种的稀缺而被藏家热捧。此外,这些精美的文房用品也常常被当做礼品使用。

  据蔺涛介绍,目前在制砚行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端砚;品牌最亮的是绛州澄泥砚。在制作工艺上近些年也有不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技术更加专业化,制作工艺追求更为精细、美观,工序也更为繁杂。

  如今无论专业从事书画创作还是普通书画爱好者都比过去大幅增多,近些年随着学生书画兴趣班增多、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等,文房用品的需求有了大幅提升。

  2002年安徽泾县被国家批准为“宣纸原产地域”,大概占全国宣纸产量的70%。据了解,现在当地造纸的厂家一共就有200多家,书画纸的年产在5000多吨。截至2012年,累积销售额已达到了5亿多元。

  蔡江涛说,宣纸不是一下子火爆起来的,而是在近些年逐步升温,主要是因为随着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书画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书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加之各种各样的书画培训、书画展示等艺术活动发展很快,宣纸需求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一纸难求的现象。

  宣纸主要采用青檀皮和高杆沙田稻草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生产。蔡江涛告诉记者,近些年,他们依照古法,经过反复试制,研发出了一种“织物纹理宣”,成功获得两项国家专利授权。这种宣纸纸面与绢、布极其相似。虽其本质还是宣纸,没有改变其机理,但是书写、绘画起来便可以感受其绢布一般的纹理,更利于控墨和运笔的体现。

  业内呼吁减免税收政策

  虽然文房的产销一片飘红,但背后隐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文房四宝”实用工具和工艺商品的属性逐渐明显,其承载的文化涵义并没有得到深入认知,而制作手艺的传承等问题也非常紧迫。具体来说,笔、墨、纸、砚四种文房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制砚工艺的传承比较良好。据蔺涛介绍,现在制砚大师较为注重对接班人的培养,大都建立了自己的传承谱系,有的还建立了三级以上的传承梯队,以保障制砚手艺不会失传。此外,还出现了制砚企业与大专院校结合的情况。有些大专院校聘请制砚大师做兼职教授,有些院校则将制砚企业选定为学生实习基地,部分小学还聘请制砚技师到学校授课。这种专家走进学校或学生走进企业的方式,都对制砚技艺的传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比之下,制笔业的情况就没那么乐观。据了解,现在传承制笔手艺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工人的工资少得可怜,传统毛笔产地的年轻人都愿意外出打工。

  郭海棠分析道,原因在于文房四宝行业的赋税太重。“1995年是5%,现在达到17%。这么重的税收对于这个行业有点难以接受,企业的负担增加了,工人的工资就低了。做笔的工人每人每月只有600块钱工资,长期这样就没人喜欢做这个行业了。其实有些地方也有对于企业的补贴政策,但据我所知,补贴下去的钱没有直接发到工人手中,而是老板自己克扣了。以宣纸为例,原料都是从农民手里收购来的,但是现在农民都认为在家打麻将都比割草挣的钱多,所以很多草场就荒废了。这样,企业没有原料,也就发展不起来。”郭海棠建议把补贴直接分发到工人的手里,她也希望国家能在文房用品行业采取减免税收的方式扶持从业者。

  在制纸的传承方面,蔡江涛介绍说:“原始的制作方式要求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是一项苦活累活,尤其作为核心技术的捞纸、晒纸等工种,学艺周期长,一旦成为一个技术工人,就意味着基本要一辈子从事此行业。”虽然现在纸厂采取提高核心技术工人工资等办法留住人才,但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他们都觉得这个行业发展前途有限,后继乏人。

  2006年6月10日,文房四宝被正式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宣纸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被世人认知和重视。但“四宝”本是互相关联、相映成辉的,因此,把宣纸之外的“三宝”也能列入非遗名录,是很多从业者的愿望。

  “文房四宝”行业如何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蔺涛认为,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将文房四宝文化与景观、建筑文化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游览中加深对文房四宝文化的认识。这样既可以使游客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又可以直接地了解到“文房四宝”的制作工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现在文房行业的造假现象也很普遍。“有时花了很多的钱,但不一定能买到好纸、好笔,因为现在造假的太多,一瓶同样规格的一得阁墨汁,就有9元、15元甚至20元不等的价格。不少商家也是把等级低的纸、笔故意开高价,这时就需要靠书画家积累的经验自己去判断好坏了。经验不足的人,有时就容易上当。”马文西对记者谈起他的经验。

  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不注重传承、扶持和规范,无论成为“工厂批量生产的商品”还是“藏家手中的奇货”,“文房四宝”都将流失掉其最为可贵的文化含量。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